“这样一来,你的身世就会被陛下所知。你就不怕陛下再给你加一个欺君之罪?”
宋晏初却是一脸笃定:“陛下如若知道当年他判错案,使得我方家满门抄斩,而我又是方家唯一血脉,出于愧疚,我相信陛下也不会追究我的欺君之罪。”
“如若我能找到书信,交于陛下,那就能证明傅宏逸才是真正通敌卖国的罪人,这样你斩杀的就不是朝廷重臣而是奸人,皇上自然没理由处置你了。
然而宋晏初却并不赞同他这样做:“如果你真的能找到傅宏逸通敌叛国的罪证,交于陛下,但却要劝说陛下不要将此信件公之于众。”
“为何?”
“傅宏逸是和亲王的人,他通敌叛国是为了谁?你觉得和亲王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陛下将傅宏逸通敌叛国的事情公开,那和亲王必定会有所防备。傅宏逸已经死了,治了他的罪又能如何?不过就是连累他的家人陪他一起死。可是这样和亲王就会逍遥法外,大宣国的危机依旧没办法解除。”
“那你想怎么做?”
“你说服陛下,让我戴罪立功,派我去平定边境霍乱。我自然会帮陛下暗中查探,搜集和亲王通敌叛国的罪证。到时候等我拿到证据,再回朝将罪证摊在他面前,我看他还有何话要说。”
陆琛愣住,他没想到,宋晏初竟然是做的这个打算。
“你堂堂大理寺少卿,要去镇守边关?你知道边境是什么地方么?那里条件艰苦,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寒之地。”
宋晏初的脸上却没有半点畏惧之色:“如果能为大宣国铲除奸臣,让我去边关带兵打仗又如何?我从不惧怕危险困难,我只怕这世间再无‘公道’二字。”
“宋大人的一番胸襟,让陆某佩服。”
“我去边关的这段时间,还望陆大人多多照拂我的家眷。”
“宋大人请放心,陆某定会竭尽全力。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带人去搜查傅宏逸府,你且在此等我好消息。”
“有劳陆兄。”
陆琛转身离开,没走两步又回了过来。
宋晏初略微诧异地看向他。
“等你回来,陆某想与宋兄痛饮一杯,宋兄可愿意?”
他叫他“宋兄”而非“宋大人”。
正如自己称呼他为“陆兄”而非“陆大人”。
这是不是就表示,他们如今已经是朋友了。
宋晏初笑着看向他,点头道:“一言为定。”
陆琛这才恢复了原本的面无表情,带着手下的锦衣卫连夜搜查了傅宏逸府邸。
能不能救宋晏初一命,全靠今夜能否搜初傅宏逸通敌叛国的书信。
索性,陆琛在傅宏逸书房的暗格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的证据。
才能有如今的这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