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糙理不糙。
可以说如今行业大环境都是这样,工厂制作出来的成衣就是老裁缝的打版标杆,大幅提高规模化生产效率的手段之一就是批量产出同质化商品,所以几年不会更新换代的流行服饰也基本定型。
但是在6仪霜看来,潘欣茹缺的不过是一台缝纫机罢了。
而且,找对目标客户群体也很重要。
省城、市区、县城、公社、乡村,地域管辖由大到小,审美要求的严苛程度也在逐渐放宽。
潘欣茹的手艺要想卖上价,那就不能拘泥于小小村落,起码得卖到县里去。
“你如果想干起来这门生意,得准备不少东西。”
6仪霜见她拿出所有家伙事儿,仍旧摇摇头,“你这做些小手工还行,但衣服、被面这些就折腾不开了,你需要缝纫机、码边机和熨斗……”
“我家……买不起这些大件。”
6仪霜完全不在意,“所以这就是我来找你的目的。”
潘欣茹若想正儿八经地当一个裁缝,就绝不可能自己单立门户。
虽然这年头也不是全然没有个体户,比如崩爆米花的、卖冰棍的、剃头匠、磨剪子戗菜刀的……这些都勉强合规,但基本上只允许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做这类行当。
所以就必须像邻村的老裁缝一样,挂在大队名下,赚了钱都交给大队,然后按照工分合计分钱。
而想要成为村里的裁缝,那这些工具必不可少。
“我以固定资产投资,占取股份……”6仪霜忽然顿住,觉得这些术语不利于沟通,立刻换了一种说法,“就是我来买大件儿,然后这些东西就全归你,但你最后赚的钱要分我四成。”
来之前,其实她倾向的是另一种方案:她买缝纫机,潘欣茹给她打工,由她来承担卖不出去的所有亏本风险,起码能保障对方的底层收益。
但销售市场只局限于黑市,名不正言不顺,风险较大。
可来之后,她见识到了对方的能耐后,果断更换掉保守的p1ana。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有潘欣茹这手艺在,6仪霜十分自信绝不会亏损,所以便大胆地让对方参与进来。
村里的保底工资不能丢,在黑市扩大的未来销售市场也不能落下,而6仪霜只要黑市那一部分的四分利,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照顾她们一家。
即使潘欣茹再不通财务,也能看出来自己占了大便宜。
那几样东西最起码得三百多块钱,自己却什么也不用掏,便可获得几乎全部的收益,这叫她怎能不亏心?
“不不不,不能这样!”她急得都要哭了出来,“你已经帮我大忙了,我不能这么没良心,我只要村里的工资就够家里买药治病的额外开销了,不能再拿你的钱……”
6仪霜没想到之前的一路顺畅,最后会卡在潘欣茹这里。
她耐下性子,掰开揉碎了给她解释:“我购入那些缝纫机等物件,确实要花三百多块,但评估入账价值也是要考虑使用年限的。可你的手艺不一般,只要人肯干,就能一直干下去。”
“我承认,我是在这上面让了些利,但我也不是乱好心的冤大头。你就当我现在退一步,是为了表达以后进一步的合作诚意。”
6仪霜向来喜欢走一步看三步,离改开确实还有六年,但她觉得只要潘欣茹撑过来这道坎儿,以后自己开家缝纫店,或去学些知识去当刺绣师、设计师,都是不错的出路。
而她呢?
自然希望小钱钱多多益善,届时投钱参一股,坐等收资,岂不快哉?
虽然这样是最理想化的结果,不免失真,但她崇尚乐观积极,尤其是在对抗困难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