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刻钟后,朱元璋的龙案上,秦勇的情报被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这可是大明的锦衣卫!
效率就是一切!
元璋将秦勇的一切都看了一遍又一遍。
甚至,他还仔细看过秦勇写的状子。
即便只是抄写,也能让人感觉到,这小子心思细腻。
而这一系列的证物,也让朱元璋大开眼界。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居然能做出这么优秀的成绩来!
且不说秦勇有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光是他办案的本事,便足以让他成为大理寺的总管。
朱元璋虽然很欣赏秦勇,但是还是将刑部主事詹微召了过来,将秦勇写好的折子和资料拿给他看。
“让咱们检查一下,这件案子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詹微接过折子和药房的证明,粗略地看了一眼,顿时一怔,回过头来,仔细地看了起来。
“陛下,此案证据确凿,无可指责!”
“若硬要我说,那就是这事做得太熟练了,无论送到哪里,都只需要在上面盖个印子,就能把人拿下!”
“还有,敢问陛下,这件案子的幕后黑手是谁?”
“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做一个刑部尚书,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朱元璋见对秦勇这么有信心,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像是吃了蜜糖一般,嘴里都是甜甜的。
朱元璋哈哈一笑,遣走了詹微,然后命人唤来礼部尚书赵勉,让赵勉过目秦勇在府试、府试和县试的考卷。
“赵大人,你能不能给咱查一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多有才华?”
赵勉接过卷子,见只是寻常的县试考题,原本还有些鄙夷,待看清那工整工整的书阁字体,顿时两眼放光。
别的不说,光是他的书法,就足以让他成为一个读书人了。
然而,在看到这篇论文之后,他却是被这篇论文的内容给震惊了。
“好!”
“好文!”
“好文章!”
“真是一篇好文章!”
“特别是在束股和大结的位置,真是太棒了!”
赵勉越说越是兴奋,到了后面更是摇头晃脑的念了出来。
一剑挥出,光华四射。
苍天在上,大地在下。
万古纵横。
未来一片光明,来日还长着呢。
年轻的大明,何等的美丽,何等的永恒!
大明男儿,与国同在!
是的,这本书就是《少年中国说》,梁启先生写的。
秦勇就是用这一招,参加了县试,一举拿下了县试第一!
虽然有点浪费,但毕竟是个学渣,连八股文都不会……
好在,他对官场并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也不怕暴露。
朱元璋见这位礼部侍郎如此卖力的背诵,不由得也跟着念了起来。
当他看完这篇论文的时候,立刻就被这篇论文给迷住了。
这八股文字,实在是太美了,而且念起来也很好听。
最关键的是,这篇八股文似乎蕴含着一种力量,一种不屈不挠,不畏艰险的精神,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两人念完了这篇论文,只觉得嘴里都是甜甜的味道。
此乃锦绣文章之神韵。
不过,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这种魅力,竟然会出现在普通的秀才考核之中。
“陛下!”
“这是千载难逢的天才啊!”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大明,在未来数十年内,繁荣昌盛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这可比那些大臣们拍马屁的时候还要高兴。
这还真把赵勉给吓住了,他心中焦急的想着,我什么时候说过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