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宣和故事 > 第62章 从此乾坤主沉浮(第1页)

第62章 从此乾坤主沉浮(第1页)

最近几天,赵佶现自己的日子开始好过起来了。这一仗大胜后,先是民间对自己的看法大为改观,朝廷上的官吏们对于这位新皇帝也算接受了。赵佶决定干一件他很久之前就想干的事情,改年号,自己现在的年号建中靖国是向太后拟定的,是所谓建中,取自《尚书》: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靖国取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向太后选取这个年号,是想告诫臣子们,建立中正之道,消弭党政,安靖国家。寓意是十分美好的,但是赵佶实在不习惯四个字的年号,命令政事堂准备改元。

各位宰相都拟出了备用的年号,曾布拟定的是崇宁,也就是推崇熙宁之道,还是劝赵佶绍圣,继续推行新法。韩忠彦拟定的年号是政和,取自《尚书》庶政惟和,万国咸宁之意。章惇精通易经,选取了观卦的卦辞: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拟定了大观。

赵佶思索着,先排除了崇宁,现在赵佶就是希望将党争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内,再提熙元丰之法,无异于主动掀起党争。赵佶在思考着哪个年号好,从寓意上说,政和当然十分美好,当然大观的逼格高啊,毕竟来自于易经。赵佶在垂拱殿里思索半天,在政和上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赵佶在上面批道:朕克谨天戒,顺受民时。若稽前王,遹追先烈,卜降年之有永,导新布之嘉祥。宜因来岁之初,是正纪元之号,思与万国,裒对神休。可自明年正月朔改为政和元年。

这几日的赵佶一直在思考,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前世自己不过一个文科生,只能算有点理化常识,知道水泥要烧,也知道炼铁要建高炉,可是到底怎么建,他是一问三不知。说实话,面对女真人的铁骑,原始火器并不能占多大优势,当然火炮是非常有用的。

其实赵佶一直在想,自己不搞花石纲也不修艮岳,是不是就不会有方腊造反了?还有水泊梁山那帮好汉,如今在干什么呢?这个大帝国如今在自己的掌握下,到底何去何从,都是自己要思考的问题,现在自己算是坐稳这把椅子了,可是自仁宗以来的三冗二积,如同大山一样压在自己和大宋身上,喘不过气来。

赵佶展开去年的财政统计,元符三年,大宋总共收入是多少呢?三司统计下来是:黄金四千三百两、白银五万七千两、钱四千四百四十八万贯,绢布一百五十一万匹、粮食两千四百四十五万石、草七百九十九万束。当然吕惠卿统计的乃是户部左曹的收入。还有户部右曹,也就是原来的司农寺系统,还有近三千万贯的收入。

看起来收入十分巨大,但是开支之浩繁,是赵佶难以想象的,根据吕惠卿的统计,去年户部左曹的收入除去支出,黄金还剩两千七百两,白银还差三千两,钱差一百八十二万贯,布匹差十七万匹,草差十二万束,只有粮食略有盈余,剩七十四万石,着七十四万石粮食还是存在在账面上的,至于到底有多少,只要天知道。

差额部分都是户部右曹或者封桩库来支持的,户部右曹也不是只收不出的,户部右曹所管理的广惠仓、常平仓以及免役、青苗、坊场、坑冶、河渡、山泽、地利、榷货、户绝没纳之财。但是户部右曹也承担着救济赈灾的重要功能,之前户部右曹每年能岁入三千万贯,靠的是青苗法,现在青苗法废止,据吕惠卿估计,今年户部右曹的收入只有一千五百万贯左右。

其实今年的工作重点很简单,就是搞钱,今年大宋连续两场国丧,哲宗皇帝和向太后的山陵需要大约六百万贯,对西夏用已经用掉了差不多百万贯,不过据吕惠卿估计,接下来修葺割踏寨,补充兵员等,总的大概需要二百万贯左右。还不要说赵佶准备补充禁军,另招募了三将敢战士,都是需要大量的钱财,所以当务之极就是搞钱。

作为计相的三司使吕惠卿也不是没提出方案,他建议重设六路运使,即朝廷来当一把批商挣差价,实际就是均输法,均输法虽然不是开源,但是可以节约朝廷资金,按吕惠卿的估计,每年可以为朝廷节约三百万贯左右的资金。吕惠卿提议蔡京任六路运使,把他提出汴梁的用意很明显,看来老奸臣已经现小奸臣了。

吕惠卿提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扑买铜矿,将朝廷掌握的铜矿扑买给商人,商人只需缴纳一定的钱财,所产铜与官服二八抽分即可,按照吕惠卿的估计,此举可以为朝廷增收五百万贯,同时朝廷铸钱的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赵佶将吕惠卿的这个提议转给政事堂讨论,要是可以就施行。

吕惠卿的第三个办法就是打击私盐和严禁铜钱外流,说来这是个很搞笑的事情,大宋周边的邻居,无论辽国、西夏、大理甚至日本,都不铸钱,而是直接使用大宋的铜钱,他们用货物交换大量的铜钱运回国内,导致大宋常年钱荒,还有佛寺道观铸造神像,熔炼大量铜钱。私盐泛滥也是老问题了,不过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倒是这些秃驴,赵佶还是想动一动的。

赵佶听说这些秃驴不事生产,不交赋税,还大肆置办所谓庙产,向百姓放贷,哪有半点出家人的样子。不过这事太容易被骂,毕竟朝中不少大臣与和尚们都交往匪浅,赵佶可不想被骂的狗血淋头,准备物色一个替罪羊来干这个事。

坐在垂拱殿里,赵佶突然觉得很无聊,于是命人唤来高俅,问道:在班直可还好?高俅笑道:托官家的福,小臣在班直一切都好。赵佶说道:吾在大内呆的烦闷,你可知道什么好去处?高俅有些尴尬的说道:官家如今比不得之前了,这重重宫门,小臣可没办法。

赵佶佯怒道:高俅你要是想不出办法,吾让你去沙门岛玩玩!高俅赶紧告饶,说道:小臣有办法,官家不若降诏到王驸马府上观画,明日休沐,相公们也不会多说什么的。赵佶就让高俅全权安排此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