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暮春四月的古诗 > 第二十八章 书斋生意(第1页)

第二十八章 书斋生意(第1页)

郑以驰起身越过他俩,走到章节南旁边。章节南坐的这一面正好直对着湖,满眼的绿荷叶或舒或卷,灼灼荷花亭立其间。原本章节南也在听郭清和陈予望互倒苦水,看到郑以驰过来,起身让出些位置,郑以驰坐了。

“凌山可知万卷斋?”郑以驰问。

郑以驰一过来,章蔓清就竖起耳朵听,万卷斋等同读书人心中第一书斋,如何会不知,也不知这个魏王肚子里卖什么药。

“知道。到了这广南路也有万卷斋的书店,我还带妹妹去过。”

章蔓清听见大哥提到自己,便转过身子正大光明地听他们说话。

“你也知道,我对经济庶务从不上心,这万卷斋说是我的产业,我却没怎么管过。这趟官家让我自己打理,头疼得很。”

章蔓清低头翻了个白眼,魏王与大哥到了这广南路才第一次见,大哥如何“知道”。

章节南是个诚心的,一向不怎么听弦音而知雅意,便替他愁起来:“怎的?十分棘手?”

郑以驰显然对于这个立刻往坑里跳的答复很满意:“可不是呢!说是亏得厉害!黄掌柜与我对了几日的帐,总想哪里省点哪里补贴点,愣是找不出来。唉!”

旁边的郭清和陈予望也被对话吸引了过来。

“万卷斋说是读书人眼里第一书斋也不为过,这还亏?”郭清问。

“唉,我也以为这书斋是个好生意,咱们这样的人家,就是我家京东路祖宅里,要什么珍本孤本没有,哪怕翰林院学士的文章也拿得出来。谁知道做书斋的竟多数不赚钱。”陈予望也悲戚戚地说。

“赚不赚钱的,你也不在乎,你还能少了银子?”郭清一边说,一边点着周围的铺陈摆设。

章蔓清很以为然,这王爷的吃穿用度略省一省,多少银两。

郑以驰也不恼,长叹一声:“这些还不都是有定制的?哪儿轮得到我插手。这别业还是黄掌柜置下的,我来了才说是我的别业,不然哪儿能把琉璃瓦铺地下取阴凉。”

郑以驰不理会郭清转移话题,继续问:“这书斋生意,可有什么办法没有?”

郭清不言语,官家继位起就极重视皇子的读书,或者说,章皇后极看重,于宣平二年就给各皇子设立了侍读,即便如太子和魏王这样已出阁领差事的,各府里的咨议、翌善、侍读等官都不曾少了。郑以驰远行岭南,即便诸官不曾跟随,王府长史肯定在,这些事,他不去跟他的长史议,跑过来跟他们说什么?除非,他真缺银子?想从安仁堂抽流水?可郭府从不曾短了他钱银,难道跟秋税有关?

郭清转了十几个念头,只听章节南实诚地一条条分析:“我跟先生说过,王爷知道,我们先生是从清湾镇请的,宣平十三年的进士。我感叹万卷斋都开到这广南城里了,可见岭南文气渐盛。”

章蔓清见大哥拿起冰帕子擦了擦,这日头渐高,阳光都有些晃眼。章节南继续说:“先生说这书斋不易,广南路远离京城,靠着海港重商轻文,而且宗室子弟人数不多,寒门士子多入州学、府学、县学听读。官学廪给优厚,但难以考入。氏族子弟多有自己的族学,虽有附读,也不算多。广南路富庶人家居多,考不入官学的,便入读书院。荆湖路的石鼓书院,广南路的玉岩、镇隆、鹿鸣,都声名远扬。书院数量众多,可质量也良莠不齐。”

陈予望听到“鹿鸣”倒是敏锐:“鹿鸣?鹿鸣书院?可与鹿鸣酒家有关联?”

先生说与章节南的这些,郭清也已知晓,也派人查过鹿鸣书院,便答:“鹿鸣书院在惠庆县,而鹿鸣酒家的东家应是潮海人,离得有些远。只是这些豪商巨贾,多愿意撒钱做善事,鹿鸣酒家的东家每年往各书院捐的银子可不少。”

郑以驰沉吟,怕是潮海林氏与这书院亦有牵连。不知郭清查到什么,当下不便问,便转了话题:“荆广路每年春闱秋闱人数都有两百余人,虽不及两浙路的人数,却也不算少。荆广两地每年进士及第,少则两三人,多则八九人,亦不算少。”

章蔓清听着,这差不多算是市场分析了,书斋客人主体也就是官学书院的读书人,还有工商业的生意人,前者购书多为考学必读书目,后者只关心邸报上的朝政变动。万卷斋展到现在的规模,这两类商品肯定供应充足。那么,就看如何进一步开同类产品了。

“不说广南路,就是建兴城里,每年万卷斋办的诗会文会也是数一数二的。何不将此事做成荆湖路屈一指?”

章蔓清听陈予望这么说,突然觉得这草包也不算草包么,这可不就是服务士子学者的衍生产品。可大哥却说:“诗会文会,一来要参与者众,二来,要让读书人认可,可不是一两天的功夫。”

众人听了,点头认同。章蔓清心想,万卷斋虽然有些品牌效应,可离京万里,影响减小。此地读书人目标明确,为着登科及第光宗耀祖,对文士风流却没那么在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