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时常出入万寿宫的正殿,一眼就能看出这话的是什么:“中间这个是皇帝,这两个是太监,这几个是大臣,跪着的这个是犯了错的大臣。”
他又转过头去问冯保:“大伴,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冯保摸摸他的脑袋:“大部分都对。”
“那还有小部分不对咯?”
“……”
冯保指着右上方,那里有题字,问道:“殿下,可识得这几个字?”
朱翊钧一字一顿的念道:“任贤图治。”
他又问冯保:“是什么意思?”
冯保说不告诉他:“殿下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第二页写开篇,写着这一样一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二页写开篇,写着这一样一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朱翊钧又看向冯保,没等他问,冯保就说道:“用历史做镜子,可以得知王朝兴衰的原因。”
“出自哪里?”小家伙读书之后,凡是都要问个出处。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哀痛,并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噢!”朱翊钧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
(touz)?(net)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天予昭晖的人。”
“我想,他会很乐意为殿下解惑。”
说起寄信的人,朱翊钧想起来,他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于是赶紧翻到最后一页,往下看最后的落款:“正月初九太岳书。”
朱翊钧更疑惑了:“太岳是谁?”
冯保笑道:“你猜猜看。”
朱翊钧摇头:“我猜不到。”他又看了看那封信,“但我觉得这个字好像在哪里见过。”
因为是写给孩子看的,所以用的是端方的小楷,一一划写得都十分用心。
冯保鼓励他:“再想想,哪里看过。”
“有点像……”
朱翊钧还没想起究竟哪里见过,马车就停了下来。
昨天宫里就来人通知,说是世子明日一早到裕王府小住。
这可把裕王高兴坏了,一晚上都和王妃惦记此时,第二日,早早的就来到门口等候。
朱翊钧被裕王抱下马车的那一刻,小家伙伏在父王肩头,挥着小拳头大喊:“呀,我知道了!”
裕王一愣:“知道什么?”
小家伙却环抱住父王的脖颈,凑到他脸上木啊木啊亲两口:“爹爹,钧儿好想你呀~”
又是这句,虽然裕王十日之前才听过一次,今天再听,还是会自内心的喜悦,笑着贴上他的小脸:“想,怎么不想?爹爹日日都在想你。”
“嗯,我也想爹爹。”说着,小家伙便开始左右张望,“娘亲呢,她为什么不来接我?”
他回个家,还得爹娘一起出来迎接他。
“来了来了!”
王妃在侍女的搀扶下,从门内走出来。上次朱翊钧回王府,王妃正是病重,需卧床静养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天予昭晖来。
孩子已经四岁了,这才第一次吃到娘亲手做的点心。
咽下爽滑的酥酪,朱翊钧还不忘给娘亲点赞:“真好吃,比甜食房做的点心还好吃呢。”
甜食房就是尚善监专门负责做点心的。因为小家伙喜欢,嘉靖还命人特地从南直隶找来俩厨子,专门做江南点心。
朱翊钧把糖蒸酥酪吃完了,其他点心尝了尝,就说吃饱了。
回房间休息的时候,他迫不及待拉着冯保说道:“我知道太岳是谁了!”
冯保配合的问了一句:“是谁?”
朱翊钧扬了扬下巴,骄傲地说:“是我的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