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简单点说就是林家只负责提供货源!”
经销商概念这个时代还没有。
但在场众人知道其中的利益,也明白其中能得到什么。
要知道纺织业在北方还不算太达。
真正达的是南方。
那里很多纺织厂由于买不起洋人的缝纫机,作坊升级不了,最后只能落到倒闭的地步。
如果能出现一种比洋人缝纫机价格低一倍,还能很快到货的缝纫机那肯定会得到追捧。
绝对大赚!
众人脑中瞬间闪过这句话。
“林家能保证给到足够的缝纫机吗?”
忽然有人问出了一句。
林逸平静回应:“我们工厂已经落下,各种制造设备已经形成一套生产线,产量方面不用担心。”
相比于去全国各地的谈生意。
林逸更想把林家定位成一个供货商。
这样不光是能更省心也不会过多插手其他地方。
自己只需要做最上游的供货商就行。
在场纺织厂老板面面相觑了一会。
忽然。
“林老板!我愿意!”
“我愿意帮你卖缝纫机!只要能提供给我足够的货,我可以帮你把东西卖去全国!”
有一名纺织厂老板忍不住了。
开玩笑,八百一架缝纫机。
就算是自己卖九百一架,那也可以赚一百大洋。
全国这么多纺织厂老板,九百一架,估计一放出去,立马就被抢破了头。
其他人也纷纷坐不住了。
做纺织业的他们当然知道缝纫机到底有多重要。
自然也知道缝纫机的市场有多大。
“我家族在南方开纺织厂的,林少爷你有多少缝纫机我们要多少!”
“还有我!我把家里作坊都卖了!林少我要定一百架缝纫机!”
……
见众人纷纷答应。
林逸让福伯送来上一份契约书。
相比于后世合同,这个时代契约书起不到太大约束作用。
可随着民国成立,各种司法机构健全,这种契约书也会具备法律效应。
所以在签订契约后。
这些人便算是林家的下级经销商。
当然说是经销商,实际上这些人并不算是林家的人。
林逸很清楚开始的时候,缝纫机必定会卖的比较好。
可随着时间推移洋人必然会察觉到自己的产业受到了冲击。
到时候说不定会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
依靠着洋人诚撑腰供应武器的北洋军阀必然会打压缝纫机。
甚至会找到源头,找到他这个供应商。
在没有政府庇佑的情况下,林家这种体量的资本自然会受到威胁。
尤其是在现在军阀当道的时候。
没枪没人的林家就是一块大肥肉,随随便便派一支部队来就可以接手工厂。
当然这些都在林逸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已经想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