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二郎见魏夏感兴趣,便细心地跟她解释,“若是没有考上心仪的学院,也可以入平城自己办的学院,好参加院试。”
“过了院试,才能走出县,参加景州的乡试,再者便是进京参加会试了。”
魏夏点点头,又忽然好奇地问,“那言家哥哥呢,他也是要参加院试吗?”
魏二郎摇摇头,说起言暄他还很是敬佩,“不是,言公子才是真正的秀才,他今年过了院试,入学了清风学院,是要准备三年一次的乡试。”
啊,原来言暄还真是秀才小哥哥啊。
这么小就可以中秀才,也是很优秀啊。
魏夏心中对言暄多了些赞赏,魏二郎又跟魏夏说,院试跟乡试都是一样,可以多次参考。
这个魏夏知道,乡试三年一次,但能考中者太少了,每次落榜者也是人挤人。不过乡试没有年纪限制,只要愿意交上考试的学费,就可以考。
魏家村还有位老者,六十多岁了,还想参加乡试中举人呢。
“二哥哥,你要努力考好!”
魏二郎笑着点头,摸着魏夏的脑袋保证道,“嗯,哥哥会努力让阿夏当上官家小姐的!”
“嘿嘿--”
她也不是真想当什么官家小姐,主要是为了激励魏二郎,不过少年有这份心很好了。
魏夏咧嘴笑得开怀,又帮着魏二郎整理书,四天后魏二郎还要去鸿鹄书院参加入学考试呢。
学院考试的事情,魏夏不清楚,也帮不上忙,但她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起码吃喝不能愁!
家里读书就属魏二郎最为聪明,魏三郎和四郎,两人的性子跳跃,都是个坐不住的,但他们也才十三岁,能读书还是要读书。
魏老爹给县城的学院交了束脩费用,让他们也去学院念书。魏三郎和魏四郎还是想帮着家里干活,减轻负担,魏夏就跟他们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三哥四哥,等你们书读得多了,就会发现黄金屋嘞。”
魏三郎想一听,当即眼睛一亮,阿夏能懂得这么多,就是因为她跟着二哥将书都读完了,才能给家里带来财富。
两人这样一想,便热衷要去找黄金屋。
魏夏见他们都激动起来,要去念书,抿唇乐笑。
现在家里也没有了病人,就只剩下需要养腿的魏大郎,二郎三郎他们又可以去念书,一家人都笑得轻松。
不过供孩子们读书,光是束脩费用就花了二十两银子,后面还会有其他的费用。
所以能读得起书的人也是少啊。
半月前,他们家连税都交不起,没有想到现在孩子们的伤好了,又可以读书了。
魏老爹知道都是魏夏的功劳,对这个孙女愈发的疼爱了,魏夏却是有些愧疚,毕竟她占据了原主的身体,借着她的身份活着,自然要对魏家的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