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
以前看历史的时候,再如何同情李承乾,觉得李世民的教育法子出了问题。
可不真正清晰经历,是不会知道,那到底多让人窒息的。
可以说,原身过了那么多年才疯,心理素质已经算是很强大了。
有着李世民做对比,李承乾甚至觉得,上一世的贾政都不算是渣爹了。
毕竟贾政的所作所为,可以让你直白的去恨,可李世民呢,让人恨不能,爱更不能,整个要把人弄得精神分裂。
以爱为名的伤害,其实要远比其他的伤害,来得更加让人难受。
当然,若只是如此,也不可能将历经那么多个世界的李承乾整到破防,他还没有那么脆弱。
可架不住,这样的李世民,却让他想起了那过往不堪回想的记忆。
想起了那个,他努力想要忘掉,可却一直忘不掉,爱不能,恨更不能,甚至无法逃离,只能被迫接受的那个人。
面无表情的回了东宫,李承乾将自已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安静的待了许久,才总算是恢复了常态。
而在这安静待着的时间里,也让他想清楚了到底该如何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承乾恢复了正常,没有再与李世民较劲,似乎出了口气后,他便放下了心结。
这让李世民不由得松了口气,也因此没有注意到,自已的大儿子身上那显著的变化。
有了明晰的计划,李承乾不再收敛锋芒,反而越发的光彩夺目。
他接连献上高产作物,以及改善的农具,更是提出不少有可行性的治国良策。
待李世民南巡之时,更是履行自已监国太子的职责,将朝政处理的井井有条。
随着李承乾年岁渐长,慈幼院,工厂开办到全国各地,他在民间的声望也越来越高。
而随着数次监国,贤良的太子,更是赢得了百官的称赞。
可以说,现在的李承乾,除了没有染指军事以外,已经让李世民感到了一丝威胁。
作为帝王,很少有人能像是朱元璋一样,给予太子那么大的权利,甚至将自已的文武班底都给了太子。
随着李承乾身边渐渐聚拢了一定的势力,李世民心中有些忌惮的同时,也让他越发宠爱起李泰来。
不仅加封对方为魏王,一连赐予了二十多州的封地,更是时常带在身边,向朝中重臣,表达自已对魏王的喜爱。
甚至在对方成年之后,都特许其留在长安,可以不用去封地,更是要将武德殿赐给对方居住。
当然,这消息一经传出,立马便被魏征上谏劝阻,朝中文武百官,不管是何心思,也大多都上书阻拦。
只是此事虽未成行,但肉眼可见的,皇帝宠爱魏王胜过太子,已经是事实。
这些年,李承乾作为大唐太子,是立下了不少的功绩,在民间,在朝廷声望都很高。
可帝王的意见,更是不容忽视的,李世民的态度,让不少的野心家,因此聚拢在了魏王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