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的日轮坠在祭天台尖顶,将十万“弑父“咒文烙在晏清猗脊背。她踏着血玉阶向上攀爬,每步都在石板上印出青铜色的星轨——正是景曜太子罗盘上的贪狼吞日图。
“猗姑娘止步!“东宫残部的弩箭钉入玉阶,箭尾系着的却是母亲常用的绛纱。晏清猗扯断纱绫,发现绫面暗绣着南诏星图,缺角处正对应祭天台顶的青铜鼎。
鼎身突然传来婴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鼎盖轰然炸裂,喷出的不是烈焰而是冰雾。雾中浮出三百六十具青铜瓮,每具都刻着晏氏女子的闺名,瓮口用朱砂封着“弑父血咒“。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九章院。“晏清猗抚过冰凉的瓮身,在“清鸾“的瓮口摸到干涸的乳痂——那是二姐满月时她亲手点上的朱砂。
裴寂的骸骨就在这时立起。他掌骨间握着半枚玉珏,与晏清猗颈间金锁严丝合缝。当玉珏合并时,祭天台突然倾斜,露出底部深埋的青铜树根——每根须脉都裹着具晏氏男丁的尸骸。
“父亲……二叔……三舅……“晏清猗扯断根须,腐尸手中跌落的青蚨钱竟都刻着“清猗“二字。最年轻的尸骸心口插着竹蜻蜓,那是她七岁那年“遗失“的旧物。
冰雾突然凝成水镜。镜中映出景元三年的冬至夜,父亲晏明修将襁褓放入青铜鼎,鼎中早已躺着个眉眼如裴寂的男婴。更骇人的是,鼎壁渗出的不是铜汁,而是晏清猗周岁时染疾咳出的黑血。
“双生鼎。“她将玉珏按进鼎耳凹槽,“用我的病气养他的魂魄……“
祭天台开始崩塌。晏清猗坠入鼎心时,看见底部刻着完整的《璇玑焚香录》——根本不是机关图,而是用三万六千个“弑父“咒文写就的镇魂谱。当她的血浸透“清猗“二字时,整座玉衡山响起编钟悲鸣。
“猗娘看头顶!“蘅芜的嘶喊混着雷鸣。崩塌的穹顶露出星空,贪狼星正被二十八宿围剿。而本该属于帝星的位置,悬着口青铜小棺——棺中飘出的帛书,赫然是母亲笔迹:“吾女清猗,实承景曜祀。“
飓风平地而起。晏清猗在风眼中撕碎镇魂谱,羊皮裂处涌出黑雾,凝成晏氏列祖的冤魂。他们颈间皆系青铜算筹,如提线木偶般作揖:“请少主归位。“
“好个归位。“她突然夺过算筹刺入心口,“用这二十年的阳寿,换你们永世不得超生如何?“
黑雾发出凄厉尖啸。晏清猗趁机跃上青铜棺,用棺钉在左臂刻出反咒。当鲜血滴入棺中太子的七窍,整座祭天台突然向地心坍缩,露出底部沸腾的血池——池中沉浮的,竟是九十九具与她容貌相同的尸身。
“原来都是药引。“她扯起最近的尸身,在其后颈发现钦天监的刺青,“用替身养蛊,炼长生……“
裴寂的骸骨突然抱住她双足。晏清猗掰开他指骨时,掌纹中滚出颗琉璃眼珠——珠中映着母亲临产场景:稳婆将双生子放入青铜鼎,鼎中伸出的却是景曜太子的手。
地心传来龙吟。晏清猗将眼珠按进棺盖,青铜棺突然化作齑粉。粉尘中浮起的不是魂魄,而是完整的浑天仪星盘——盘中贪狼星位,正嵌着她周岁时戴过的长命锁。
“该结束了。“她扯断锁链跃入星盘,“九章算最后一子,当落天元。“
贪狼星爆出强光时,玉衡山废墟升起十二道青铜碑。碑文记载的晏氏荣耀,在血雨中融成“弑父弑君“的谶语。而碑林最深处,晏清猗握着半幅《璇玑图》,看青铜汁将十万咒文浇铸成新的族徽——一只衔着算筹的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