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松针闪烁寒光 诗哪首诗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他那种人宁肯在战场上腥风血雨,也不愿固步在这乌烟瘴气里。」

「是麽,」梁颂年回头侧头看向事发地,人马早已散去,此刻不过是空地茫茫,未余野猪血迹证明刚刚的一切,「只为了远离官场麽。」

江淮景顺着他的视线,也转过身去,「武毅侯夫妇只有一双儿女,不舍得其战场历险,我能理解,苏云铮回京几年,受够了官场种种,我也能理解,只是……」

见他迟疑,梁颂年催道:「只是什麽?」

「陛下,」江淮景道:「陛下明面上既然答应了武毅侯,为何私下还要遂了苏云铮心愿呢?」

「未雨绸缪吧。」

江淮景不太明白,「提防什麽?」

梁颂年意有所指道:「北疆现在的将军是齐明玄,其父是兵部尚书。」

「一个兵部,一个禁军……」

江淮景不敢深想,「两个上面都还有枢密院压着,怎麽听你这样说像是分势对立了?」

梁颂年横眉一挑,「我也是瞎猜,之前便与你谈过时事,兵部不太清楚,禁军最为忠君,也没去想过。可就这事看来,我想不到陛下还能为了什麽。」

「所以苏云铮去北疆,陛下顺势而为,目的是让他去与齐明玄分权,这样无论将来朝局如何,总不至於倒戈一方?」

梁颂年不置可否。

江淮景叹了口气,仍觉惊心,又道:「兵部拉势独大倒罢了,若是心向林氏,我便不敢再想了。」

接下来的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沉默的,两人虽都没开口,却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那日论道。

以相位对皇权,面上的分庭抗礼,长远看来总要损折一方的。

再细想来,自春闱舞弊案後,吏部大换水,朝局已然乱中有序,慢慢清盘。

可後来梁颂年领旨赴承阳,林家於危势反转,掌权了户部。

虽说谁也不能谋划地事无巨细,可放眼大局,似乎皇权与相权的较量从未停止,而其他各势根本就是混淆视听,不成气候。

京都政坛不缺聪明人,何况这拉扯几乎是放在了明面上,梁颂年和江淮景能想到这个地步,其他人稍加思忖,定也如此。

林氏要反麽?

如若不反,那为何不顺势归权於帝王,偏要飞蛾扑火去较量相搏,林氏会成为下一个裴氏吗?还是说裴与林本就一路?

扑朔迷离的朝局走势,在这次秋猎之後,只怕会火上浇油,更加的乌烟瘴气,朦胧不清。

「临川兄,」梁颂年忽然打破沉默道:「之前你说华服称臣,享誉而承责,那是我只过耳一听,如今想来,真是心服口服的敬佩。」

江淮景恍惚过来,继而一笑,「子渊兄也有煽情的时候啊?真是少见少见。」

梁颂年呵了声。

江淮景笑笑,又道:「时局再乱,仍有拨云见日的时候,与其你我无凭猜测,不如先把裴逆案翻上来,看看又会如何。」

梁颂年听言,与他会心一笑。

第42章旧案

◎有误便有冤,有漏便有奸◎

十月,朝堂上有两件大事,轰动一时。

其一便是因假-币案而重审的裴逆案,这个旧案被翻上水面是大势所趋,早有风声四散,众人倒是没太意外。

反而第二件事的公布,给众人泼了满头雾水,便是前刑部侍郎苏云铮,被派去支援战况焦灼的北疆。

北疆之战每月都有战报进京,驻地将军也换了两三任,个个骁勇善战,数年恶战下来,局势渐渐平息。

这在前年的战报中尤为明显,至去年中,朝中上下甚至觉得那块疮痍地要彻底和平了。

谁知今年初,战局扭转,我军节节失利,竟被敌方猛烈追击,前线严守一时间成了朝中第一大军事。

这样的情况下,朝中派人支援不足为奇,只是苏云铮怎麽看也不是合适人选。

且不说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带兵打仗,此次刑部涉案,他虽有责,也不至於下放至生死未卜的地方去。

最出乎意料的是,苏云铮秋猎救驾有功,奉元帝赐赏,他不但不接,还求旨愿赴前线,倒成了他自己要飞蛾扑火。

若没有救驾请旨这一出,众人顶多去揣摩圣意如何,可经此一事,众人不免和梁颂年丶江淮景想到一块去。

虽明面上没有议论,私下风向总归吹到了兵部尚书身上。

齐尚书也是老臣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数年,也是个识时务有洞察的,按理说这时候他怎麽也该为自家表个立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