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松针闪烁寒光 诗哪首诗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皇帝敕令中,虽有言语婉转处,却也尽数允诺所求。

是以,承阳信使返程路中,曾随宣旨钦差绕了一段路,为的是请驻冀州都督刘友淳派兵。

梁颂年与县令陈育德协作将灾民移入城南时,刘友淳正点兵出发。

待灾民转移完毕,兵至城门,承阳县闭锁,此地便成了铁桶一般。

城内除听旨的数名官员,其他民众概不知自身正处瓮中之态。

第三日,赈灾事已井然有序。

林知瑾借梁颂年之口,与提刑司众人协商护送他与刑部归京事。

「林中丞要在此时返京?」

提刑司正使周辰对此略惊,转头与副使锺路对视一眼,复而对梁颂年劝道:「特使可否再行打算?这城门才关,便要出人,非易事。」

林知瑾先前当着梁颂年与陈育德所说的,实为临时胡诌的言论,可权衡利弊下,已成了顺水推舟的必要事。

梁颂年道:「林中丞要册在手,关乎国事,如今已耽搁多日,恐圣上亦急。我二人思虑再三,此时灾情稳住,更有我驻留应对,他多留无益,简行入京,也是时局使然。刘友淳非武莽,没有理由压人不放。」

周辰听完蹙眉深思,锺路却似被说服,「灾事虽稳未平,特使请旨所忧之瘟疫,尚有隐患,若我提刑司走时有险情横生,岂不失职?」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七嘴八舌的跟着道:「此时离开确实不妥!」「灾情稳住便可返程,林中丞何不再等几日……」

梁颂年高声道:「圣上既任命我为此行主事,若有失职问罪,也是我来承担。再者城门已封,疫病发,则内行医治,最不济之果,便是疫病与城共焚。既能预见是何险情,又何必执着於此?」

他说完,又揶揄一句,「还是两位提刑大人,抑或其他提刑使有行医治病之能,要留下预防帮衬?」

锺路本已张开的嘴,终是无话可说,遂又闭上了。

周辰则道:「提刑司此行授圣意全听梁特使差遣,自无可异议,只是此事来的仓促,望特使宽宥两日。一来给林中丞及各位刑部大人整顿时间,而来我等也可与刘都督提前商议出城具事。」

梁颂年微笑道:「周提刑说的是,理应如此。」

承阳县驿馆地宽不足,以致加盖了二楼。

此次来了数名官员,暂按先後两拨人来分,二楼便是以林知瑾为首的巡查队伍,一楼则是梁颂年为首的赈灾特使。

谈妥了归京安排,梁颂年便去敲响了二楼位置最佳处的房门。

「进来吧。」

林知瑾正负手於窗前远望,头也没回的应了句。

梁颂年不紧不慢的进门关门,走至窗前茶桌,拎起砂壶,先是将已饮过的孤杯蓄满,才倒了自己的。

「果如兄长所料,他们拖了出行时间。」

林知瑾回过头,「多久?」

梁颂年道:「两日。」

林知瑾眉毛微蹙,两步走至桌前,矮身坐下,顺其自然的端起梁颂年方才给自己续的茶,抿了两口,又转头望向了窗外。

「兄长在想什麽?」梁颂年说着话,坐到了对面。

林知瑾姿势没变,好一会儿才回道:「想提刑司谁有问题。」

梁颂年道:「依方才交谈,我觉得……」

林知瑾回头看他。

梁颂年微笑道:「全都很有问题。」

林知瑾略感无语,顿了顿又道:「你若失算,该如何收场?」

梁颂年道:「既铤而走险,自是没想着退路。」

林知瑾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梁颂年侧头躲开了这不太友好的凝视,桌下的手移覆在腰间香囊上,目光远去,指尖摩挲,默然须臾,才缓缓道:

「兄长放心,我是成家之人,绝不逞能那亡命徒的勇。」

落日黄昏,满城渐静,家家户户点亮明灯,又随着时间流逝错落而灭。

驿馆内,梁颂年所居处泛着幽暗昏黄,从外看去,不过两根蜡烛的微光,却无人知这间天地门紧锁,窗留口,人已无影踪。

是时,夏叶繁茂,夜深云密。

一私宅院旁过墙高的树杈上,有身手矫健者藏匿其间,将内院屋舍概况尽数收於眼底。

约半个时辰前,陈育德於此院正厅而出,入後院正房,稍有言语,方灭灯而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