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唐朝太子李承乾 > 第259章(第1页)

第259章(第1页)

第259章

李承乾翻看手中笔记,心中暗自思忖,明年大唐便要征伐高句丽,为尽可能减少将士们在战场上的伤亡,研发制作一批新式武器迫在眉睫。以当下的工艺水准,枪炮的制造尚无法实现,但黑火药已然具备制作条件。若是能用黑火药打造出火器,必定能让高句丽军队吃尽苦头。

李承乾将笔记妥善收好,决定即刻前往光德坊拜见孙思邈。

华夏古代的道家炼丹师,某种程度上堪称化学家,尤其是在唐初时期。就拿孙思邈来说,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详细记载了黑火药最初的制作方法:取硫磺、硝石各二两,仔细研磨成粉末状,放置于销银锅或者砂罐之中。随后,在地上挖掘一个地坑,把锅稳稳置于坑内,使其与地面平齐,四周用土填实。

挑选三个未曾被虫蛀蚀的皂角,逐一点燃后,用工具夹入锅中,瞬间,硫磺和硝石被引燃,燃起熊熊焰火。待焰火熄灭,再放入木炭进行翻炒,直至木炭减少三分之一时,停止加热并退火。趁着混合物尚未冷却,迅速取出,这便是最初形态的黑火药。

这就表明唐初的炼丹师已初步掌握了硫磺、硝石和木炭之间反应的控制技巧。

黑火药的正式发明要到晚唐时期。炼丹家清虚子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伏火配方“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将这些材料仔细拌匀后,放入罐中与地面平齐。接着,取一块弹子大小的熟火,放置于罐内,片刻之后,浓烟渐起。”

清虚子巧妙地用马兜铃替代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在反应中起到了代替碳引发燃烧的作用。这一配方的出现,无疑标志着黑火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李承乾心想,倘若孙思邈已然完成“丹经内伏硫磺法”,便恳请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若尚未记录,自己便将方子告知,让其进行实验验证。

纥干承基听闻要去找孙思邈,顿时心急如焚,赶忙上前劝阻道“殿下,孙神医正在万年县为百姓诊治病症,末将听说所患乃是天花啊!殿下您万万不可前往!”

“天花?”李承乾闻言,立刻拿出笔记急切地翻找起来。在古代,天花几乎是无解的绝症,致死率极高,通常可达25%,某些时候甚至能飙升至40%50%。18世纪的欧洲,天花大规模爆发,致使约1。5亿人失去生命,到了20世纪,天花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夺走了约3亿人的性命。

即便有幸从天花病魔手中幸存,患者也往往会留下诸如失明、耳聋或者面部疤痕等严重的后遗症。而且,天花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快。在古代,人们对天花的认知极为有限,防控措施也十分匮乏,这使得天花在人群中如野火般迅速蔓延。

不过,古代的名医们并未坐视不管,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应对之策,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人痘接种法:将天花患者的痘痂或者痘浆,接种到健康人的鼻腔或者皮肤上,以此让接种者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种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接种后很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直至18世纪初,人痘接种术从中国传入英国,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发明了牛痘接种法,这才真正为天花的预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李承乾很快从笔记中找到了牛痘接种的方法,他仔细抄录一份后,递给纥干承基,郑重说道“把这个方子尽快交给孙神医,让他依照方子行事,天花便可治愈。”

“啊!”纥干承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心中暗忖,太子殿下简直太神了,居然连天花这种绝症都有治疗之法。

李承乾见他发呆,焦急地催促道“还愣在这儿作甚?耽搁了病情该如何是好!”

纥干承基赶忙将方子小心揣好。在他们心中,天花如同梦魇平日里提都不敢提及,每年因天花丧生的人数不胜数,极少有人能得天花还活下来。如今殿下竟然能够治疗天花,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纥干承基通过丽竞门传递消息,没过多久,李世民便知晓了这个方子。李世民手持方子,心中却有些犹豫不决,不敢轻易竟然有治疗天花的方子,但是这方子是李承乾,李承乾办事想来牢靠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出岔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