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典故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谢兰仪低头看看裙子,忽然捏着这枚玉佩笑问道:「车子,你认识这块玉佩麽?」

刘义康凑近定睛一看,笑道:「好像在我阿父身上见过。不过隔得太久了,记不清了。」

「是呢!」谢兰仪轻轻摩挲着玉佩,语气有些冷冽,「先帝身上其实大约也没有佩戴多久,後来是赏给了他心中的重臣——檀道济。」

刘义康张了张嘴,谢兰仪目视他,笑问:「你是不是想问,既然给了檀道济,又怎麽会在我这里?」她不等刘义康点头,自顾自说道:「还是那时,他和阿父谋算废黜营阳王时,到我家小住,阿父引我与檀将军见面,这是便是见面礼了。」

刘义康仔细盯着妻子的神态看,也看不出异样,倒是谢兰仪自己笑道:「你看我做什麽?这件东西珍贵,不光来自先帝,还来自阿父的故人,我自然要天天佩戴,永志不忘。」

她转头向窗外,唇角带着微笑,眼里却有泪光,她努力不让夫君看到,想让风把泪水吹乾,但她很快就感到刘义康在她身後轻轻揽着她,微微地叹着气,最後喃喃在她耳边说:「兰仪,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

放心什麽,谢兰仪不知道,甚至不知道刘义康到底是懂了自己多少,但他的怀抱真挚而温暖,让她那颗看似高高在上丶而实际流离失所的心,总是有摆放的地方。她的泪滴倏然坠下,在脸上划过数道温热的痕迹。

*******************************************************************

刘义康穿上朱色公服,到太极殿里等候上朝。今日恰逢皇帝刘义隆临轩(2),刘义康捧着手笏,心里琢磨着必须向皇帝汇报的几件事情。不料等了许久,却见刘义隆身边的亲信宦官罗安匆匆出来,对刘义康稽首为礼,急急道:「陛下又犯病了。今日的朝会,还要请彭城王主持。」

刘义康担心地问:「陛下怎麽样?」

罗安叹息道:「老毛病,春秋两季稍一着凉,便发喘疾,用药及时也无大碍,但是总要迁延到一个多月才能好。估计底下一个月,又要麻烦彭城王辛苦了。」

刘义康道:「我辛苦是小,只是自知才具远远不及皇兄,怕生生地耽误了事儿!如今又是这个多事之秋……」

多事之秋,而皇帝有疾,刘义康作为刘裕硕果仅存的那些儿子中仅次於刘义隆的那个,少不得要为兄长分忧。国事纷杂,而最最紧要的还是加强边防,避免北魏一次又一次的骚扰。刘义康皱着眉头对檀道济派来的小小主簿说:「如今兵户枯竭,自募部曲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一应新兵,由朝廷出钱养着,却属於檀将军的私属(3),这……」

来人却不大对这位御弟买帐,虽则言语恭敬,但意思却毫不退让:「檀将军有没有私心,人所共知。如今形势大乱,若是因循守旧,只怕胡虏打到家门口了,还不曾有御敌之师训练出来。徐州丶青州都是接壤魏虏的重镇要塞,彭城王不放兵权,虽是出於国家治理的考量,却也未必合时宜。」

这话几乎是把「掣肘」的罪名按到了刘义康头上!刘义康恨不得甩面前人一记耳光才称心,忍了又忍克制住了,只是没好气地说:「好吧。我知道了,如今陛下身子骨这样,等他好些,我请示过再答覆你。」

那人却不依不饶地纠缠:「陛下御体欠安,檀将军心急如焚,如今若再是上下谕令不通,日後有事,请问檀将军如何处置才好?」

刘义康拿他没法子,只好推给尚书省商议,而心里便有些不快了。

好容易处置完一应朝政,刘义康按着疼痛欲裂的脑门,到後头玉烛殿看望兄长。皇后袁齐妫面带泪痕,见刘义康便说道:「四弟来了?」刘义康问道:「阿兄今日身子骨如何?」

袁齐妫叹息一声:「比昨日是略好些。只是我心里还是难安。御医也是束手无策,说只能等着看。」她摊了摊手:「四弟进去瞧瞧吧。陛下还能说两句话。」

里头陪伴的,还有潘淑妃纫佩,以及刘义隆的大姐——会稽长公主刘兴弟。刘义康轻手轻脚到榻前,见刘义隆双目紧闭,皮肤仍是那样隐青的透明白色,而两颧带着潮红,呼吸急促,常常到喘不过气的程度。刘义康虽有一肚子牢骚,但见兄长这副样子,也就咽回去了,小心地帮刘义隆把肩头的被子掖好,转脸轻声劝慰袁齐妫:「阿嫂也不要太过担心。臣看今日陛下气色已经好些了。护养得宜,不会有大碍的。」

会稽长公主刘兴弟起身道:「极是!弟妹放心就是。车子,你来。」

刘义康见刘兴弟往外走,忙跟上去。到了外面,才道:「阿姊,有什麽事吩咐?」

刘兴弟是先帝刘裕的嫡妻所生育的独女,而刘裕因深爱妻子,追念妻子臧爱亲在他未曾显达时的贤淑关照丶不离不弃,不光称帝後追封已经去世的臧爱亲为皇后,而且终身再不肯立皇后。此外,对这个女儿也是多加怜爱,封邑都是最富饶的地方,女儿守寡後,对两个外孙也是多加照拂。长公主经常长住宫中,在後宫地位甚至高过於皇后袁齐妫,说句什麽话,刘义隆都要容让三分。

刘兴弟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车子,我家湛之在你那儿可还听教训?」

湛之名徐湛之,是会稽长公主的长子。刘义康笑道:「阿姊这话,羞死弟弟了!我也算是湛之的舅舅,自家外甥,哪有不多照拂的?何况外甥聪慧懂事理,帮了我不少忙,我也很欣赏他呢!」

刘兴弟舒心地笑道:「那就好。阿父一直以来甚是疼爱子孙,可惜车兵(刘义符)和车士(刘义真)都这麽莫名其妙地去了,先帝在天之灵,必然跌足可惜!我们一家子若再不一心,自家门里起祸端,任谁都救不了的!」

刘兴弟说话颇类乃父,虽则没读过什麽书,学不来文绉绉的说辞,但晓畅明白,也很懂事理,刘义康对她真心膺服,笑道:「阿姊放心。我和三兄,从小儿就是一心,日後也决不会变!」

作者有话要说:  (1)这个俗气的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啊,後面的刘兴弟也是(鄙视一个重男轻女),就不改名了……

(2)在处理重要事务时,皇帝为表郑重,不坐在殿上,而来到殿前,故称临轩。

(3)兵户从军的做法属於古代徵兵模式中的世兵制,但此模式到了东晋末年已然衰竭,所以募兵成为主流。但募兵有时由各地将军或刺史进行,所募之兵往往但只知有帅,不知有君,也是很多权臣尾大不掉的原因。而谢晦当年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手下的士兵原是从属於刘义隆的,所以临事时不给力。这些军制我研究还不太透彻,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丶天意难问

刘义康的一肚子牢骚,在朝堂和後宫都没有地方发,好容易回家,终於有了一个倾泻口,不管谢兰仪感不感兴趣,只管把一肚子话「叭叭叭」往外倒:「檀道济如今越发可恶了!他仗着自个儿打了几个胜仗,张狂傲慢得要命,派来与我说话的人一个个老三老四!过来不是要钱,就是要兵;不是要兵,就是要粮。去岁我们刚打了那麽大一个败仗,死了多少儿郎,国库几乎罄尽!我凭空给他变出来麽?!——还有他当年背叛你阿父的事,想想就觉得这个人是个奸佞寡德的家伙!」<="<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