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的是四个娃娃请来了幽冥差使牛头马面,捉走了三个宅鬼,解救了开元寺众僧,待事情完毕,木娃拿出因果真经,凌风长老换来藏经楼的执事僧,抄写经文,并准备在寺庙向香客分。
遂后,老挑夫、瑞云道长便向凌风长老辞行,带着四娃三兽赶往趵突泉,一路之上老挑夫给四个娃娃先容这趵突泉的奇闻异事,故而一路下来大家的心情都很轻松愉悦,经老挑夫一番先容,四个娃娃对这趵突泉便有了一种期盼,心中想早点见到这具有传奇色彩的天下第一泉,其实趵突泉离开元寺并不远,它南靠千佛山,东临济南府,北望大明湖,其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堪称济南府七十二名泉之,被誉为“天下第一泉”,闻老挑夫所讲:这趵突泉周边的名胜景迹不胜枚数,尤以泺(1uo)源堂、槛(kan)泉亭、柳絮泉、漱玉泉、跑马泉、清照府等最为有名。
很快,众人便到了久已闻名的趵突泉,沿着一条小溪南行,就来到趵突泉庭园。一个开阔的泉潭,占了大半个园子。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水面上白气袅袅,似一层薄薄的烟纱,一边是泉潭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水中的山湖石上是“云蒸雾润”四个大字。潭水清澈透明,游鱼水藻清晰可见。泉潭中央偏西,有三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翻涌,冲出水面三尺高,如煮沸之水,泛起滚滚银花,显得晶莹,跳跃,不知疲倦的涌出。那才是:
一泓泉潭,源泂(jiong)流沛。三窟鼎立泉上奋,水浡(bo)若轮趵突沸。岩溶洞涌,串串水泡珠玑美,金曦耀下,簇簇银花跳跃飞。藻青青,锦鱼肥;柳碧碧,枝叶垂。气腾腾,雾烟霏;湖荡荡,拢溪水。四周近有楼台榭,潭岸青石层砌垒。曲廊蜿蜒环泉绕,小桥回波亭探水。石假山,壁上马跑泉;怪石林,鹤立巨石龟。看不尽苍松傲柏挺,杨槐修竹翠。更有那绿草如荫,花香百味;天光云影,园光明媚;泺(1uo)水溢出如隐雷,万斛白梅尽倒飞。成所谓天下第一名泉,噗嘟咕嘟声脆。
老挑夫接道:“趵突泉被誉为众泉之冠,也是泉城之象征,故而来到此地不游览趵突泉,就等于没来过济南府。趁着那孰湖与赤鳞鱼精还未现身,老汉我带你们赏一赏这趵突泉的美景。”
说着在前引路,围着园林观光,可每到一处都引来路人惊异的目光,却也难怪,这四个娃娃确是鹤立鸡群,更何况还有三只异兽伴随,更是引人注目,时不时引来路人的指手画脚,窃窃私语,可四个娃娃并未在意,因已被这济南府的景色迷住了,但见那:
“槛泉亭”:
四面敞亭飞檐翼,俊秀轻灵傍水立。
亭侧垂柳风披拂,南府名胜留古迹。
“柳絮泉”:
泉潭四周垂柳青,泉花倒影絮飞莹。
婀娜多姿舞翠条,叶落水波化绿萍。
“漱玉泉”:
一泓碧水涌出镜,水石相激淙淙声。
掬水梳妆神仙女,漱玉因此而得名。
“跑马泉”:
泉潭四周怪石峭,绿树掩映深幽奥。
将军殉国龙驹愤,刨出清泉祭英豪。
“泺源堂”:
龟槛柱琉璃瓦,玲球古典透雕花。
松槐柳梅摄窗内,殿前殿后楹联挂。
“清照府”:
既李易安老宅,如今人去院空,已成观赏之景,确是让人睹府思人,流连忘返,那才是:
漱玉泉畔,柳絮潭边。飞厅与回廊相连,方亭靠石桥倚伴。建筑古朴,青瓦起脊歇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式多变。假山叠,淌瀑泉;亭阁耸,高屋悬。石拱桥,架池岸;奇石峭,梅竹间。错落凹凸通曲廊,叠翠轩歇溪亭观。过或宽或窄竹林径,见有静有平碧水涟。葡萄架,串串紫龙珠;葫芦藤,垂满匏(pao)瓜盏。看不尽廊柱楹联挂,壁画绘娇颜;更有那崇者墨迹,易安词展;门上匾额,“千秋颂传”。清照诗词无不通,可比苏轼与陶渊。诚可谓世间一代词豪,故宅风光无限。
游览了清照府,憨娃十分感慨,随口吟道: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瑞云道长惊讶道:“这位使者,很有诗情画意,难道也是此中高手么?”
憨娃急忙解释道:“道长误会了,俺憨娃哪敢称得上甚么此道高手?其实都是俺娘从小熟读诗文,憨娃常闻她吟这李清照的词,俺也是记得几句而已,在道长面前班门弄斧了!”
瑞云道长摇道:“这李易安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甚广,乃是如今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你吟诵的这,《浣溪沙》很多人都很喜爱,它道出了李易安当时的心境:结錞未久,夫负笈出游,她独守空房,寂寞无聊,以至连头也懒得梳理。此时深沉庭院,晚风料峭,梅残花落,境极凄凉。仰视天空,只见月亮从云缝中时出时没,洒下稀疏的月色。在庭院中立了多时,愁绪无法排遣,只得回到室内,而眼中所见,仍是凄清之境。瑞脑香在宝鸭熏炉内燃尽而消歇了,心情冷漠,便靠在绣有樱桃花、樱桃果串的方顶小帐内,更显其境的静谧。想到夫赠犀梳,用来梳理一下秀,以此缓解心境之凄冷。”
憨娃闻之,拍手称扬,赞道:“谢谢道长明释,憨娃只是记性好,背的下这词,可却是只知其表,不明其意,得道长一番教解,憨娃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说着,向瑞云道长一躬到地,瑞云道长急忙起身,扶起憨娃道:“这位使者不必如此,贫道受不起!”
此时众人已回到趵突泉旁,木娃对瑞云道长道:“这孰湖与赤鳞鱼精一直未现身,这却如何是好?咱们总不能在这里干等,得先寻个地方落脚才是。”
瑞云道长便与老挑夫商议,看寻个甚么所在栖身?
老挑夫笑道:“你忘了么?离此不远有座长春观,那里的观主是你的师兄,阳春子。”
瑞云道长点道:“贫道也想到了他,但吾还是有些犹豫?他那里虽是个古老道观,但如今香火清淡,我怕众位到了那里没有好的东西招待,岂不让吾那师兄没了面子?”
老挑夫笑道:“这有何难?有我在这里还怕众人吃喝不好么?那阳春子与老汉吾也相识,吾怎能让这位老哥哥丢了面子!”
瑞云道长呵呵笑道:“老伙计,有你这句话吾就放心了,咱们这就赶往长春观。”
一行人出趵突泉南门往西,过饮虎池到了饮虎池街,穿过一条摆满大大小小摊贩的长街,在杂乱的民间房舍中,猛然现出一个拱形门洞,门洞内现出一座道观,观门楣上悬一匾额,上书“长春观”三字,此时,长街热闹喧嚣,可这道观门前却冷冷清清,观门紧闭,但道士们诵经的声音却传出观外,缕缕香烟从观内升腾。
憨娃性急,向瑞云道长询道:“敢问道长,这道观怎不对外开放山门?”
瑞云道长也疑道:“确是有些蹊跷,前些时日吾闻玉皇观的游客们说,长春观近来香火不旺,不知为何?故而吾就怕给吾这位道兄添麻烦,本不想到他这里打扰,如今看来这长春观定是有了甚事故?咱们还是赶紧入观,恐就真相大白矣!”
说着瑞云道长上前叩打观门,不多时观门开了一条缝,有个道士探出头来,看看瑞云道长,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忙不迭的将观门打开,打稽言道:“无量天尊!原来是玉皇观主您老人家驾到,快快请进,俺们老观主早就盼着您来呢。”
瑞云道长笑道:“无量寿佛!宝新真人,这青天白日的为何要关上庙门,难道要拒信众于门外不成?”
这道士苦笑道:“老道长,一言难尽矣!请到观内便知其因也!”说着伸手相让,示意请众人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