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书说到余老汉闻听门外孙女的声音,便应道:“瑛姑呀,快让他们娘俩进屋拜见弥勒大菩萨和佛祖的四位使者。”
房帘一挑,走进三人,当先的就是那瑛姑,身后是一中年妇人和一年轻男子,余老汉给他们引荐了布袋和尚与四个娃娃。那中年妇人是余老汉的儿媳,年轻男子是余老汉的孙子,他二人跪倒给布袋和尚叩头,口中还不住的念佛。当他们又要给四个娃娃行礼时,被木娃止住。
余老汉让他们赶紧去厨房准备宴席,又对瑛姑道:“你赶紧去你哥家把你嫂子和侄儿们叫过来,咱们全家给大菩萨和四位使者接风洗尘。”
瑛姑转身而去,众人在厅中闲谈,等待宴席上桌,此时木娃凑近余老汉低声交代,余老汉边听边点,遂即出去又做了一番安排。此时已是玉兔东升,星光满天,丰盛的宴席已然端上桌来,分成两桌,一桌是全鱼宴,但见:
全鱼盛宴,十九品菜。八品凉菜、皆为鱼材:花式大拼盘,松鹤延年摆。蛋皮鱼卷酥鱼条,香辣鱼肝抖鱼胎。凉拌细丝玻璃鱼,芝麻鱼饼白花菜。八品热肴,六色五彩:那才是蟹粉鱼蜃龙过江,鸳鸯鱼丝松鼠鮘(dai)。金毛狮子鱼,须炸鱼排。什锦脱骨酥,面托凤尾鯠(1ai)。三色脯汤酸又辣,番茄片莲花开。确是吃鱼不见鱼,色香味调客青睐。
另一桌是渔家素宴,但见:
苦笋黄花青柠冻,玫瑰饭团栗子羹。莲花糖包果沙拉,米酒汤圆桂花饼。菊花枸杞糯米藕,葡萄莲子雪花冰。嫩荷叶芽焯凉拌,拔丝莲子负盛名。
布袋和尚、三个娃娃与那中年妇人在素宴一桌,憨娃与其他余老汉家人在全鱼宴一桌,大家围坐正要开宴,忽闻门外瑛姑的笑声,随即又有人进了到房中,却是一位清纯貌美的女子,身后跟着三个童子,二女一男。余老汉急忙起身给布袋和尚引荐,原来这女子正是他那孙子的媳妇,那三个童子是他们的孩儿。让布袋和尚与四个娃娃惊异的是那个男童是个痴呆,双眼无神,口眼歪斜,走路也是一拐一拐,全靠两个女娃搀扶着他,才勉强走得稳些。待他们落座。
余老汉起身,举起酒杯,冲布袋和尚这桌恭敬道:“大菩萨及四位使者,如今能到俺这渔家寒舍做客,真乃是俺们余家祖上有德,受此殊荣,让俺这寒舍蓬荜生辉,在此代吾全家向大菩萨及四位使者敬酒三杯,以示恭敬,吾知出家人不得贪杯,故而小老儿自饮以示诚意。”说着连干三杯。
此时憨娃站起身来,举起酒杯道:“这位老人家,俺的僧祖爷爷及三个师兄弟都不能饮酒,俺憨娃代他们回敬老人家三杯以示感谢!”说着也连干三杯。
余老汉连声喝彩:“好!痛快!痛快!”遂转向布袋和尚道:“就请大菩萨先动筷,咱们就开宴了,众位吃好喝好!看看俺们这渔家宴可否称为美食?”
话不多叙,一席渔家宴吃下来,众人无不称赞,就连布袋和尚也是不住点赞赏。酒足饭饱,残席撤下,余老汉又奉上渔家的特产荷花莲子茶,那才是清香扑鼻,入口清爽,果然好茶,憨娃不禁赞道:
芬芬悠悠,缕缕漾漾。芬芬悠悠,青瓷碗中撒荷香;缕缕漾漾,荷清之气充满厢。抿一口回味无穷,饮全杯神清气爽。沁肺腑意犹未尽,薰风葩齿颊留香。茶汤咽下生喉韵,舌底鸣泉似琼浆。荷花色呈火雪霞,莲子肉润淳暗藏。真个是莲蕊水中婆娑舞,溶入镜波释异芳。
于老汉闻听大大的兴奋,让瑛姑拿来笔纸,记录下憨娃吟诵的诗,说要找有名的书法先生,书写装裱,挂在他的餐厅中,让游客欣赏,并注明是佛祖使者所作。憨娃随口一吟,没想到被人如此夸耀,心中美滋滋的,又有些飘飘然,要不是摩罗娃踢他一脚,就又诳语了。
此时余老汉对布袋和尚道:“今日天色已晚,你们就住在俺这里,这三间房足够你们居住,俺们先到吾儿那里暂住一晚,明日再来给大菩萨请安,不知大菩萨意下如何?”
布袋和尚看看天色,知道今日已无法返回登船之处,点同意。余老汉一家告别离去,布袋和尚与四个娃娃各自歇息。
睡到半夜,忽然有人急急叩门,外面传来瑛姑急切的声音:“大菩萨,四位使者,快些救命,吾家又闹鬼了!”
众人急忙起身,开门把瑛姑让进房内,只见这瑛姑面色苍白,双目惊恐,有些语无伦次。
布袋和尚安慰她道:“姑娘莫要捉急,平平心气,把事讲明,俺们才能帮你。”
瑛姑道:“请大菩萨快到我哥家去看看,去迟了恐要出人命,一时半会我也讲不明白,你们到那一看便知。”
布袋和尚点点头,由瑛姑引路,带着四个娃娃急急赶往余老汉儿子的住所,其实离得并不远,很快便到。这是一处用苇泥砌围的小院,矗立在水边,院内有几间房舍,院周围也是林树葱密,荷塘围绕。借着月光见院内人影晃动,并传出阵阵哀嚎,却是个孩子的声音,其中掺杂着余老汉与那中年妇人的求情声。众人破门闯进院中,抬观瞧,只见余老汉一家人,都跪在地上,冲着一间亮着灯的厢房,苦苦哀求,那房中传来孩子的哀嚎声,还有毒打的声音,不绝于耳。
看着这场面,布袋和尚却止步房前,双手合掌,口中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那行凶之冤鬼,暂且住手,老衲布袋在此!”
说也奇怪,布袋和尚只念了几句阿弥陀佛,房中顿时没了声音,那孩儿也不再哀嚎,憨娃按捺不住,一脚踹开房门冲了进去,木娃怕憨娃遭袭,也跟着冲进屋内,可让二娃惊异的是,这房内只有那个痴呆的男童,却无他人,也未见到到甚么鬼神?再看那痴呆的男童,却趴在炕上,似已熟睡,可身上却是伤痕累累,惨不忍睹。此时众人都已进到房内,见此情形无不叹息。
那中年妇人抱起满身伤痕的男童,哭道:“孙儿呀!你怎这般命苦?来到世上竟遭如此劫难!奶奶天天为你烧香祷告,望大慈大悲的菩萨能救你出此惨境,看来今日真是求来了大菩萨,救你来了!阿弥陀佛!”
说着转身跪到布袋和尚面前,连连叩头,谢大菩萨救难之恩。
布袋和尚让她起身道:“莫要如此,救苦救难乃是吾佛门之责,只不过你这孙儿因何遭此冤鬼侵扰,你们可知其因否?”
那妇人摇道:“自从俺这孙儿降生,每过百日这讨命鬼就会来折磨他,也不知为甚?每次都是将他抓到村外的梨树林中折磨毒打,俺们也只能跟在后面却救不了他,但也奇怪,这鬼虽然折磨他,却每次都没要他的命?今日不知为何没有抓他到梨树林,却把他抓到厢房折磨,还是瑛姑想到了大菩萨,故而请您老前来解救。”
木娃询道:“你们知道这个鬼是从何处来的么?”
余老汉摇道:“俺们也不知他来自何处?更不知他因何要折磨俺这本就痴呆的重孙儿,唉!这孩儿太苦也!还望大菩萨解救!”
布袋和尚对那中年妇人询道:“不知你的夫君现在何处?可否出来一见?”
那妇人闻听不禁面现悲苦,眼中含泪回道:“不满大菩萨,吾那夫君在三年前已然过世,如今只有一双儿女陪伴,还有就是这三个孙儿,可这唯一的男丁却是个痴呆之崽,俺之命苦也!”
布袋和尚又询道:“你的夫君可否给你们留有一笔财富?”
妇人摇道:“他撒手而去,并未给俺们留下甚么财富?不怕大菩萨你笑话,俺们就是一个打渔人家,那有甚么财富可言,要真能有俺们还打的甚么鱼?开这么个小饭馆做甚?”
此时天光渐亮,余老汉张罗着瑛姑去做早饭。
木娃对修善娃道:“四弟,快去拿一粒仙丹给这童儿服下,他伤的不轻。”
修善娃赶紧取来了丹药,给这童子服下,这太上老君的仙丹果然厉害,很快这童儿身上的伤痕便愈合,恢复如初,躺在炕上睡去。这时瑛姑端上早餐,让众人用膳,是一桌素食,众人草草用过,便要返回登船的地方,牵上两只神兽,继续登程上路。见此情形,余老汉一家不禁有些失望,便跪在布袋和尚面前请求大菩萨救救俺这重孙儿的命。
布袋和尚点点头,便让众人随他来到厢房,只见布袋和尚双目低垂,双手合掌,盘腿坐在地上默默吟念着甚么?修善娃用手势让大家安静,莫要打扰他。大约半盏茶的时辰,布袋和尚猛然睁开双目,眼中射出一道精光,落在那痴呆的孩童身上,只见那孩童机灵灵打一寒战,猛然坐起,下了炕,直往门外走去,众人大惊,那女人正欲拦住他,却被布袋和尚止住,随后冲众人摆摆手让随他去,只见这孩童,走出厢房,出了院门,径直往村外行去,布袋和尚与众人随在后面,不多时来到一片梨树林内,只见他直奔一棵老梨树走去,再看这棵梨树,确是与众不同:
树古龄,枝干挺;荫冉冉,叶葱葱。神秘深幽似幻境,更显沧桑与厚重。千年葳蕤(ēirui)结硕果,万年长青花艳浓。
这确是一颗千年古梨树,众人不知这孩童到这梨树下所为何故?只见他呆呆地往梨树上凝视,却无半分动作,就像僵在那里一般。众人也随着他目光看向树顶,原来在树顶分枝的地方有个鸟窝。布袋和尚让木娃将那个鸟窝取下,木娃纵身跃起伸手抓下那鸟窝,落在地面,将鸟窝递给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却未接那鸟窝,对木娃又道:“你再到上面看看那里是否有个树洞?”
木娃不敢怠慢,又一次纵身跃上,停在树枝上细细观瞧,果然在树干分叉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树洞,因被鸟窝掩盖,在树下面是看不到的。
木娃对布袋和尚道:“僧祖爷爷,这里果然有个树洞。”
布袋和尚点点头又道:“娃儿,你去那洞中掏一掏看有甚么物件没有?”
木娃便伸手往树洞中摸索,果然掏出一个小铁箱,木娃飞身跃下,将小铁箱送到布袋和尚面前。布袋和尚接过铁箱,招呼众人过来,随即打开铁箱,众人往铁箱中一看,无不惊骇,原来这铁箱中竟装着满满一箱的奇珍异宝,金光万道,璀璨夺目,那才是:
七色宝石放异彩,翡翠玛瑙玉石胎。
天然水晶万花色,珍珠象牙如雪白。
纯金元宝黄澄澄,钻石猫眼是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