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赶紧开口:“微臣莽撞,还请陛下恕罪。”
嬴政摆手,并不追究李斯责任。
其他大臣将二人互动看在眼里,也明白了嬴政对此事的态度,这才纷纷整理思绪,开口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人说可以直接将那些匈奴人全部迁移到长城以内的某个城市,反正秦国如今人口不多,多个十几二十万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有人说可以将他们打散安排到其他城市,让他们更快地适应脱离草原后的生活,就像是百越一般。
也有人说,干脆在草原上直接给他们建造一个城市,让这些拥有相同生活习惯的人生活在一起摩擦会更少,他们肯定会更加高兴。
……
但在这个时候,有人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张良站出来开口:“诸位是否忘记,这些匈奴人除了放养牲畜,根本不会种地?也不会其他谋生手段?”
话音刚落,提出前两个建议的人便冷静了下来。
张良又道:“直接在草原上建造一个城市倒是不存在这种问题,但你们是否想过,这么多骁勇善战的匈奴人聚集在一起,是否可能对秦国生出不好的心思?”
嬴政眉心一动,彻底否决了这几个建议:“据寡人所知,匈奴人居无定所的原因并非是他们不愿在某个地方安定生活,而是养殖的牛羊太多,很容易吃光附近的草场,所以他们不得不驱赶着牛羊,随
身带着居住的帐篷逐水而居。”
“若将太多匈奴人聚集到一起,何人给他们牧草?”
==·数学·==
文武百官纷纷皱眉,一时想不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林阡突然开口:“边关虽然就只有那几个郡,但郡城之下不还有许多县城?绕着边境线的县城不至于才十几个吧?以这些县城为锚点,重新划分草原区域,特许他们可以直接去县城的集市交易。”
顿了顿,她笑道,“他们既然已经投靠了秦国,理当一视同仁地发给他们秦人的照身帖,给予他们与其他秦国百姓一般无二的待遇。”
其实最好的办法找种植牧草,然后定居在某个地方。
但当前的牧草品种不是很好,产量也不大,即便是种植牧草也不见得能养活足够多的牛羊,所以还是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惯,给他们划分活动范围比较好。
至于那些帮助了秦国,又不愿意投靠秦国的部落,自然就安排到了这些部落的外围。
距离秦国同样不远,若遇到危险秦军也能及时赶到,只是想要交易便只能前往几个郡城的互市,不能进入县城活动。
毕竟前者是自己人,后者即便态度友好,也同样是外族。
嬴政陷入了沉思当中。
说实话,林阡的做法几乎等同于给那些边境的县城又划分了一大块草原作为辖下领土,县令需要管辖的范围扩大,甚至有可能超过郡守实际管辖的面积。
但不得不
说,这个方法已经是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了。
至于郡守与县令的管理范围等问题……
李斯疑惑:“陛下,为何一定要将这些匈奴交给附近的县令管辖?直接给匈奴部落的族长一个县令之位,单独划分一个县,让其直接接受郡守的管辖岂不是更好?”
嬴政一顿,点头:“此话有理!”
让匈奴可以进入某个县城,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需要接受该县城县令的管辖。
他舒缓了眉眼:“既然最大问题已经解决,便直接采纳谷丰侯的建议。诸位若还有任何疑虑,还请尽快提出,大家一起商议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再有,还请诸位爱卿商议一下该如何划分草原领土,又该如何分配。”
李斯开口:“匈奴一贯以实力为尊,彼此也清楚对方实力,不如等草原划分结束之后,让他们自己决定各自在什么地方生活……”
-
匈奴之事最后以头曼部落丢失近半领土,十几个匈奴部落主动投靠秦国,献上了所有领土,并获得了秦国身份而暂时结束。
消息传开之后,秦国周围的一众游牧民族一片死寂,几乎没有人敢再催促秦国打开互市。
等过段时间,互市打开之后,市场也一片冷静。
除之前便已经赶到秦国,却被关闭的互市拦在了城外,又不敢空手而返的游牧民族的人外,其他部落根本就不敢在这种时候来秦国交易,别说是互市了,他们连靠近长城都不
敢。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几个月后,秦国刚得的草原规划完毕,十几个部落进驻“新县”才有了缓和。
……
不过咸阳早在嬴政的命令发往边境之后,便没有再过多关注此事。
林阡这段时间没什么事儿,于是直接被墨家钜子拉了壮丁——
当初被嬴政安排编撰教材的时候,原本的安排是李斯王绾二人负责语文和历史,墨家负责数学,当时虽然已经了编写科学教材的想法,却也只是想着要将诸子百家这些年的研究收罗起来删繁就简、去芜存菁。
可最后前两人负责的范围不曾增加,他们甚至还在张良回归之后,将人请去帮忙。
墨家却平白多出了一份教材的编写。
虽然《科学》教材最先出了初版,但随着一群墨家子弟的研究,这份教材仍旧在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为为了这些新的内容,他们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于是乎,原本被安排给他们的数学教材,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