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打韩家家产的人,念头还没出,人先吓尿了裤子。
天梁的人众说纷纭,有人说韩瑶得罪了魔神,被降了罪;有人说当初那男的不是好人,拿韩家献祭;还有人说,那孩子是魔神转世,天煞孤星,得谁克谁。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再离谱的话,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相。
城东的鸡丢了,他们说是韩云州克的;城西的狗死了,他们说是韩云州克的;老人七老八十,在睡梦中无任何痛苦的死去,他们说是韩云州克的。
激起的民愤无法消退,韩瑶只好带着孩子去城外居住,平日菜自己种,米去别处买,日子虽说辛苦了些,但也勉强能过下去。
直到韩云州七岁那年。
他尚记得,那是一个雨夜。
雨算不上大,没有打雷,细细密密的雨滴从屋檐落下,砸在石墙上,像在唱戏。寒气从窗户缝吹进来,有些冷,他裹紧被子躺着,莫名心慌。
那时他太小了,什么也做不了,听着落雨声,迷迷糊糊睡着了。隐约间,他听见楼梯咯吱咯吱响,韩瑶下了楼。
可能是起夜,或者别的什么,他没多想,直到第二天,他才发现韩瑶不见了。
韩瑶经常不见,有时会坐在庭院发呆,有时会在天河边枯坐,等第二日天亮再回家。韩云州没想太多,只当她又出去了,照旧做起早饭。
直到,他推开院门,看到她头朝下趴在雨水里,早已死去。
说完后,韩云州闭上眼,静静等待审判。他这样做,无异于亲手把伤人的利器递给钟书玉,接下来,要杀要剐,全凭她心意。
庭院中安静极了,只有蝉鸣,不厌其烦的在屋外喧闹。
钟书玉久久不能平静。
她知道真相,韩瑶不是疯了,是被妖丹反噬,韩云州出生时天降异相,是他本不该存于世。
这就是逆天而为的代价吗?可做错事的人是韩瑶,为何死的是其他人?韩云州做错了什么?是他非要投生在韩瑶肚子,还是他逼迫韩瑶杀妖取丹?
天道不该公平公正吗?为何她遭受的一桩桩,一件件,毫无公平可言?
空气安静的可怕。韩云州捏紧拳头,松开,又捏紧,反复几次后,终于下了决心:“明日我送你去天阙。”
“我不走。”钟书玉道,“我废了那么多功夫修好的屋子,还没住两天呢就让我走,不可能。”
韩云州偏头看她:“你不怕吗?”
怎么可能不怕,死了那么多人,跟报菜名一样。后来被老国师夫妇领养,没过几年,他们便死在了盛京郊外,是个人都会觉得害怕。
可是,在钟书玉被所有人背叛时,是他毫不犹豫地站在她那边。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个谜,很多时候,血浓于水的人都做不到无条件信任对方,比如她的爹娘。
她尚记得,刚重生时,她好不容易逃出国师府,说出一切,她爹却犹豫了。要不是她娘愿意信她,她绝对当天就被抓了回去。
第二次,面对南宫慕羽的考验,她的爹娘,默契地选择放弃她。
曾经无比信任南宫问雪,到头来,和她连背叛都算不上,因为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南宫慕羽一边哄着她,一边一步步逼死她。
只有韩云州始终站在她的身边。
他像一股清流,像连日阴雨天后的晴空,炽热,坚定,照亮了钟书玉的阴霾天。
她伸出手,同样坚定地握住他,道:“我不怕。”
比起所谓的天煞孤星命格,她更怕身后空无一人,她怕有一天身处险境,脑海里两个挂念的人都没有。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一样,在彼此的世界,只有彼此。
“谢谢……”除了这两个字,韩云州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他长得很好看,脸比寻常人瘦一点,那些锋利的线条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他的眼睛很好看,睫毛很长,毛绒绒的,此刻正水汪汪地望着她。
钟书玉心中一动,凑过去窝进他的躺椅里,搂住他的脖子:“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韩云州被她大胆的举动羞红了脸,偏过头不敢看她,“你说。”
“那天夜里,你出现在国师府是巧合吗?”她很早就想问了。
韩云州脸上的红晕褪去,道:“算是,有一个古战场的东西进了盛京,我查了很久,终于在那天夜里找到线索。”
与国师府有关的事,不那么好办。他本想第二天再去打探消息,却听见探子说,钟书玉冒雨进了国师府。
这是他的秘密。
马车上,他没有撒谎,关于南宫问雪的一切,他都会调查清楚。只是对这个身份普通的少女,他多留意了几分。
大概源于同类的心心相惜,被南宫家收养前,他过得甚至不如钟书玉。神院里的弟子非富即贵,在他们中间的钟书玉,一如当初在天梁的韩云州。
钟书玉从未气馁,也不曾自怨自艾,被孤立,她就填满自己的时间,不去想糟心事;被瞧不起,她就远离,绝不放低姿态讨好别人。
被人欺负,她就反击回去,反正有南宫问雪撑腰,她不怕;被人说南宫家的狗,她也不因此心生罅隙,着了别人的道。
韩云州有时候会想,若他也能如此,在天梁时会不会能过得更好一些?这样,他就无需被老国师夫妇领养,害他们惨死……
“这就是命中注定吧。”钟书玉道,“如果不是你,我恐怕早就死了。”
所以,为什么要害怕呢?
几次濒临死亡,钟书玉想得特别开,既然未来和明白不知哪个先到,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生活,起码真的快死时,不会因为没做什么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