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古代科举童生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

。。。。。。

【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太猛了,陈凡脑门冒汗,心中暗呼“变态”。

一个晚上,仅仅一个晚上,昨日教授贺邦泰的内容,这小家伙不仅能熟背,而且也能把其中的深意说得头头是道。

陈凡想到过两日便要去泰州,今天便想着给这小子加加量,探探贺邦泰的底。

谁知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

也不知道是不是亚圣图和述圣图的加持,这小家伙变成了字面意义上的“过目不忘”。

陈凡只要念一遍,他再跟着念一遍,随即闭眼默诵一遍,就三遍,是的,就三遍,贺邦泰便能将所学背得滚瓜烂熟。

讲真,陈凡看到这都已经嫉妒了。

唯一让陈凡安慰的就是,贺邦泰给他带来的教学点也十分恐怖。

【贺邦泰为宿主提供教学点三十点】

【贺邦泰为宿主提供教学点三十点】

【贺邦泰为宿主提供教学点五十点】

。。。。。。

什么概念,小家伙努努力,两炷香的功夫说不定就能给陈凡赚到一次抽奖机会。

陈凡简直幸福的快晕过去了。

“夫子!”贺邦泰抬起小脑瓜,亮晶晶的眼珠子里透出求知的渴望,“圣人所言,何为爱人,何为知人?伊尹我知道,他是商王的臣属,那皋陶呢?”

小家伙开始提问了。

在塾堂中《三字经》的诵读声里,陈凡郑重坐直了身子,孩子好学,那自己就不能耽误人家,一定要把人家孩子教懂、教会。

他沉思片刻,组织了一番语言后道:“邦泰,想要搞清楚你刚刚的两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这段话的意思。”

“樊迟问圣人,什么叫【仁】。。。。。。”

这段话主要说明在孔子心中,人事使用方面的观点。

大意是说,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义,孔子说是爱别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别人。

樊迟没有理解孔子的话,所以孔子就补充说明:“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位置放在邪恶之人的上面,从而就能用仁义感化邪恶,最终做出改变。”

樊迟听后退了下去,走半路上正好遇到子夏,子夏见樊迟还是不懂,所以就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舜和皋陶,一个是商汤和伊尹。

举这两个例子,其实子夏想表达的是,舜和汤在选拔人才上很有一手,他们将不仁义的人疏远,而是用皋陶和伊尹,最后才实现了天下大治。

陈凡用浅显的语言大概解释了一遍文中的意思,然后道:“皋陶这个人你不了解,那你就不能理解,圣人为什么说他是仁义之人,也就不能理解,舜帝为什么要提拔皋陶。”

到了这一步,陈凡就要开始阐发引申,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了。

“你知道咱们儒家有圣人,那你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圣臣】一说吗?”陈凡笑着看向贺邦泰。

贺邦泰摇了摇头:“不知道。”

“皋陶这个人,就是千古以来,唯一被称为【圣臣】之人。”

“你想啊,古往今来,这么多为人臣子的,那皋陶称圣,这皋陶是不是很厉害?”

贺邦泰眼睛亮亮的,连连点头。

“为什么皋陶会被尊为圣臣,那他一定有很多贡献和作为。”

“先说第一个,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这就是皋陶第一个贡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