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前男友他无动于衷
“哟,这就摆上正牌未婚夫的谱儿啦?”
“上礼那还用说么,喜糖喜帖你倒是发呀!”
同学嬉笑一通,东拉西扯地聊到高中生活。时雨安静听着,发觉他们提到的时间坐标,在她的记忆里都有对应的陈启的模样。
高二的十一月中旬,是像今天一样的大冷天。陈启穿一件白色校服冲锋衣,站在冷风里听班主任训话。
他语文考了个不及格,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说:“我知道你没想着在国内上大学,但是吧,越往外走越不能忘本不是?”
陈启诚诚恳看道歉,最后说:“我实在学不会。老师,要不然您看,把我调去跟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做同桌试试?”
当天放学前,陈启就把东西收拾好,站在薛今夏的书桌前,示意他让位。
半个月后,陈启语文考到年级第二,仅次于时雨,把薛今夏气得差点把卷子拍他脑门上。
少年心事本想藏着,可一旦靠近心上人,怎么藏都藏不住。
草稿本是他们的聊天框,陈启在上边写随笔,写完了美其名曰“求指教”,递给时雨看。
他写:我想要一栋带阁楼的木头小房子,院子里种玫瑰花,再养一条狗。
时雨回:养哪种狗?
他说:不知道,得问女主人。
时雨没再回,他接着问:你喜欢哪种狗?
时雨回给他一个小狗头简笔画,没有任何文字,也不太能看出品种。
他不急于追问,只是撕下这一页聊天记录,锁进保险柜里。
换同桌的初衷是提高语文成绩,班主任没忘记这事,偶尔会来询问学习情况。
为了在班主任面前有话可汇报,时雨开始带陈启学习,只不过学得不太合应试要求。
草稿纸上的飞花令,时雨写“我花开后百花杀”,陈启写“浣花溪上见卿卿”。往下接,时雨写“山寺桃花始盛开”,陈启一本正经写“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
时雨问:“你的脑子里只有情诗吗?”
陈启说:“那倒也不是。”
还有你。
话不必说清楚,时雨也明白。
陈启明面上相当隐忍,日常言行看不出对时雨有多喜欢,只在草稿纸上肆意放纵。
周围同学看他们频繁交换草稿本,还以为在交流什么难题。实际上,本该写导数公式的地方,飘逸连笔写着:
“圣诞节来学校吗?我想成为那个最幸运的人,希望你见证。”
他们的高中有百年历史,建校之初沾点宗教色彩,历经时代的洗礼,现在已完全融入世俗,只是过节的习惯还没改。
平安夜那晚,学校会抽取一个学号,送出圣诞大礼,被抽中的人就是那一年最幸运的人。
时雨说她会来,陈启说:“平安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