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车臣小说>冤种殿下的大学生暗卫麋花有璐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沈亦初笑道:“好的,我记下了,但是这饭我就不吃了,我有点别的事,就先走了。”又看向钱铁嘴,“钱先生,事情我已经办妥了,您就静等消息吧。”

钱铁嘴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发妻,叹了一口气,又对沈亦初表达歉意,“贱内不懂事,沈先生见笑了,你我下次有机会再约吧。”

“嗯,没问题,我先走了,你们聊。”沈亦初说完,便离开了钱铁嘴的家。

他摸了摸身上,这下真的是穷得连一分钱都没有了。

也罢,钱没了再挣,实在不行,回头再坑楚锦佑一笔钱,包欠钱不还的!

谁让楚锦佑成天欺负他!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

三天后,一大摞印着红楼梦前两章的书籍被悄无声息地送到沈亦初落脚的客栈房间里。

不多不少,整整一万册。

沈亦初吃完早饭回到房间,看到这一大摞册子,脑子都懵了,“我靠,这么快!钻石楚老五到底养了多少工匠?!”

这一万册红楼梦前两章,就这么水灵灵地被印出来了?

沈亦初也不敢耽搁,叫来附近盘旋的飞鸽,给钱铁嘴写了一封信,让飞鸽送过去。

钱铁嘴大汗淋漓地来到沈亦初的面前,看到这一大摞小册子,瞪大了双眼,“这,这些,都是红楼梦?”

沈亦初笑了,“回答正确,钱先生,不如我们二人成立一家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社吧?我相信有红楼梦作为镇店之宝,店里的生意包火的!您还可以在报社门口继续说书,也算是为我们报社书籍做了宣传,如何?”

沈亦初又细细地为钱铁嘴讲解了何为报社,又如何运营,钱铁嘴听得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简而言之,沈亦初创办的报社可以利用印刷术将小说以连载的形式一期一期地刊登在报纸上。

钱铁嘴可以担任报社的是否符合标准。

而沈亦初需要把握好印刷和宣传这一块的工作。

至于养生粥铺,他可以将店铺管理的权利往下放权,让知秋和言生两个人管,他们两个人人品过得去。

沈亦初是放心的。

接下来,他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报社上,和钱铁嘴一起将报社经营好。

但愿六皇子能上钩吧。

第二日一早,第一家报社悄无声息地在京城的城西街创办,有了钱铁嘴的宣传和沈亦初敲锣打鼓造成的大动静,报社开办地很顺利。

百姓们都喜欢凑热闹,对报社有着一丝丝好奇,他们聚在报社门前,对报社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只见报社的牌匾上雕刻着三个字——【故事汇】。

“故事汇?卖的是什么,是故事吗?”百姓a不禁好奇。

百姓b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摸索着下巴,猜测着,“大概是吧,是不是卖书的?如果是的话,那我可就走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打理,我可没这个闲工夫看书。”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

不认字的百姓旁听了百姓ab的话后,便直接扭头离开,既然是卖书的,那就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对他们来说,只要把家里的活干好,比什么都强。

有人离开后,报社的门前立马就空了一大块地盘。

沈亦初依旧将自己扮成一位儒雅的中年男人,但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看着要年轻好几岁。

他看时机差不多了,跟钱铁嘴对视了一眼,便走到报社门口,对百姓们讲解何为报社。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我这家店是做什么的,你们大部分人都猜对了,我们就是专门卖故事的,但我们并非直接卖一本故事书,而是将本报社最受欢迎的书籍按章节刊登在一张纸上,比如本期刊登,若大家想看到,就必须买下一期的报纸,每七日为一期,如此循环往复。”

简而言之,就是在报纸上刊登连载小说,七日为一期。

沈亦初当然也考虑到那些不认字的百姓,又继续道:

“当然,若大家嫌弃麻烦,不愿意阅读本报社的报纸,便可以在发布新一期报纸的第二天晚上,来报社听一听咱们京城有名的说书先生,钱铁嘴钱先生继续为大家说一说本期报刊上的故事。”

门前不认字的百姓们还没有完全走干净,他们都高兴地鼓起了掌,接连称好。

钱铁嘴笑着对百姓们拱了拱手,“承蒙诸位不弃,钱某日后定会将更好的故事说与诸位听。”

沈亦初趁热打铁,“若是大家有好的故事,也可以向我们报社投稿,若大家的故事能通过审核,便能获得本报社的稿费,还有,若大家喜欢写故事,且有一定的水平,本报社便可酌情录用,予以月例。”

故事汇,故事汇,当然不能仅靠他手上现有的小说,一定要云集百家故事,才能被称为故事汇啊。

而且报社未来的业务肯定是很忙的,钱先生年纪不小了,可经不起折腾,必须得录用一些员工才行。

不能光逮着钱先生一个人薅羊毛。

做编辑可是很累的,何况钱先生还得准备说书。

沈亦初说完,见大家等不及了,便利索地办完剪彩仪式,放客人们进店。

“前一百名客人可以免费获得本报社的第一版报纸,一百至五百名的客人有半价优惠,五百零一名至一千名客人有八折优惠,一千名以后的客人则需要原价购买,一份报纸仅需要六文钱。”沈亦初刚说完,就被客人们挤到角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