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寂也没躲,要笑不笑地扫她一眼,还点了点头。
一帮子人都闹起来,也都懒得逛了,干脆挤在连廊的一小片阴凉下胡侃,一个小时后上了车可就没得唠了,两人一车,气氛就淡了不少。
乐野不住往后退,直到被挤在连廊的拐角砖墙上,他轻轻趔趄了下,走到一棵旱柳下,坐在阳光斑驳透照的石凳子上,拿出画板默默勾勒着。
他不是正经作画,是为了客户定制的系列木雕作品记录灵感。
一年之前,乐野凭借一幅新奇、唯美而有深意的木雕作品走红网络,是给即将离世的老人雕的故乡的两棵槐树,这个题材属于乡愁范畴,传统手艺人追求岁月的还原感,但乐野进行了小小的创新,两棵树冠叶牵依,一棵大些,一棵小些,中间部分的垂枝上挂满了小玩意儿,有老人童年玩的口哨、毽子,还有走过的几个城市的地标。
点睛之笔,是老树干枯的树枝上的一朵紫色槐花。
乐野用这幅繁复精美但又淳朴的木雕作品告诉老人:
人生而息,重要的是曾经走过。
远走他乡,但故乡永远在心上。
完完全全,是老人词不达意的心中所想。
完完全全,道出了他乡垂暮之人的心声。
这幅作品被老人的女儿在了网上,乐野一夜之间大火,在许多客户的鼓励下,他开了个视频账号,一些自己雕刻过程的视频,偶尔也直播聊聊天。
很快,有人指定类似题材的作品,乐野的那副《不失意》再次惊艳众人。
半年前,他应阿勒泰文旅局的邀请,设计了一副《日悬不落》风靡全国,乐野也因此成了炙手可热的木雕师,在一些客户的支持下开设了“乡愁”系列高级定制专题,目前的排单已到后年十月,涉及的城市多达二十个。
为此,乐野闲暇之余便会到处转转,找些灵感。
譬如这一趟,他将跟着车队从青岛出,一路途径十二个城市,兜兜转转抵达阿勒泰。
济南这一站,有好几个客户指定入题,所以他格外上心,在这的两天时间里大多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待着,沉浸式构思。
不知时间过去了多久,直到大面积的阳光铺晒在后脖子上,火燎似的灼热,乐野背过手去挠了挠,很快浮现一层红痕,带着细细密密的疼意,他才回过神来。
只有自己跟个傻子似的不知道躲阴凉。
那几个人朝他走过来,乐知昭给他递了瓶矿泉水,扬了扬眉:
“看给我弟晒的,快跟队长一个色了。”
被调侃的队长闻言瞥了他一眼,不作声,乐野笑了笑:
“队长不黑。”
言罢,乐野看见使了个眼色,走到一边,问他什么事。
隋寂打开手机,示意他看,一条名为“乐野头像抄袭”的热搜印入眼帘,乐野接过手机皱了皱眉,点进去看了会儿,然后把手机还给隋寂,淡淡道:
“不管他。”
隋寂点了点头,轻笑了声,到底没再说别的。
可很快,乐野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起来,他不用看就知道,又是他那个粉丝群在咋呼,他平时嫌群里吵,就设置了消息免打扰,粉丝们也都知道,所以有事找他的时候就拼命艾特。
一百多个人,你艾特一下,我艾特一下,乐野的手机快被震没电了。
“乐宝,你告他污蔑,让他赔钱道歉!”
“老师,你要是懒得声明,我帮你编辑一段话。”
“对,乐宝,把你这副作品的真容放出来,一对时间,大家自然知道谁先谁后。”
……
乐野叹了口气,还是拿起手机,回了条语音,很快,群里虽然没有静下来,好歹不再谈论这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