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嘉建议说,“要不你跟梁队长商量一下,出钱买竹子。”
这样虽然多了一点成本,但花不了多少钱,又能使生产队增加收入,这样大家也不会有怨言了。
罗忠实有些迟疑,“可这样不就增加扫把的成本了吗”
况且也不知道以后扫把是不是也这么好卖,万一卖不出去,就全砸在手里了。
陈嘉嘉也不勉强,罗忠实头脑灵活,肯定有天会想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的。
罗忠实在陈家休息了一会儿就走了。
他还想着回家,到下午再去赚半天工分。
陈嘉嘉吃了几颗桃金娘就不吃了,桃金娘会导致便秘,加上她是个孕妇,还是少吃点比较好。
过了几天,郝厂长寄信去西国咨询生产设备的事儿也有下文了。
陈嘉嘉拿到回函,翻译成中文以后,眉头皱得紧紧的。
“西国厂商觉得我们没办法装好机器,”她来到厂长办公室将翻译出来的文字指给郝厂长看,“要求我们将他们工厂的工人接来淮阳,食宿全包,还要付工资,按西国的标准来付。”
郝厂长头上受过伤,还留着一个稍微凹陷的伤疤,他盯着信纸好久才说,“得花多少钱”
陈嘉嘉报出一个数字。
要不是在晚辈面前,郝厂长就直接骂娘了。
如果请西国的工人,居然多了差不多一倍的钱。
不如去抢
这些洋鬼子可真心狠
孙副厂长这时候已经回棉纺厂工作了,这时候阴着脸说,“组装机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难不成我们淮阳的工人还比不上西国的工人”
他跟郝厂长看上这套设备,是因为比较先进,价格又合理,才起了心思想要引进,没想到厂商套路深,文件上只写了设备的钱,不包括装设备的钱。
真可笑,难道设备不是全部组装好了再运过来的
他从来没听说过有哪家厂商是运设备到港城以后,再将一个一个小零件组装起来。
摆明就是拿捏他们
这般外国人真是有够阴险的,谁能想到他们卖机械不包安装呢
郝厂长说,“外方能这么说,安装机器肯定有一定难度,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步会卡住我们,这才要命。”
陈嘉嘉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十分认同郝厂长的观点。
“要不让他们安装好了再送到港城转运”孙副厂长建议。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就怕外方厂商那边不肯,但不肯也要试一试,谁让他们眼馋别人的设备呢
郝厂长点点头,“那嘉嘉,我现在口述,你记下来。”
陈嘉嘉点头,拿出本子和笔。
等记下来以后,她收好东西离开厂长办公室。
“陈嘉嘉。”孙副厂长也走出来。
她转过身子,“孙副厂长。”
孙副厂长眉头呈川字,瘦削的脸庞带着病容,“之前是我先入为主了,抱歉。”
虽然他已经回来上班有段时间,但一直没能克服心结跟陈嘉嘉道歉。
孙副厂长是个死认理的人,他觉得这个道歉很有必要。
毕竟他做错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