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走到柜台前,从抽屉里拿出账本和算盘,开始噼里啪啦地算了起来。
陈浩看着李梅那认真的样子,便暂时把这些都放下,开始琢磨起店铺未来的发展。
供销社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生意做好。
他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勾勒起店铺的未来蓝图。
现在店铺里卖的都是些日用品,种类还是太少了。
要想吸引更多的顾客,就必须增加商品的种类。
可是,增加什么商品好呢?
陈浩想了想,突然,他眼睛一亮。
他可以拓展一个生鲜区来卖菜啊!
现在是冬天,蔬菜可是稀罕物。
要是能在店里卖些新鲜蔬菜,肯定能吸引不少顾客。
而且,卖菜的利润也比卖日用品高。
想到这里,陈浩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他决定,等开了业,就先去找附近的菜农谈谈,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进些菜来卖。
先把店铺的生鲜区弄起来再说!
与此同时,李梅手指飞快地拨动着算盘珠子,发出清脆的“噼里啪啦”声。
灯光下,她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认真计算的样子,让陈浩想起她平日里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上课的模样,一样的专注,一样的迷人。
“算好了!”李梅抬起头,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她用手背轻轻擦了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浩子,你猜咱们这次赚了多少?”
陈浩看着她那兴奋的样子,故意逗她:“多少?总不能比卖礼盒赚的还多吧?”
“那可不一定!”李梅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算上这次拿回来的三百箱饮料,咱们前后一共进了五百箱,应该给市里的老板九百六十八块钱的货款。”
“九百六十八……”陈浩点了点头,这个数字跟他预想的差不多。
李梅说着,又从柜台下面抱出一个铁皮盒子,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沓沓的钞票,其中有崭新的“大团结”,也有略显陈旧的“工农兵”,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
“这是咱们所有的现金,”李梅指着铁皮盒子说道,“一共是九千七百三十六块四毛五分。刨去几次去边境进货的钱,大概还能剩下……八千一百二十三块四毛五分。”
“八千多!”
陈浩眼睛一亮,这个数字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本以为,刨去各种成本,能剩下五六千就不错了。
一时间,陈浩还有些不敢相信,他接过李梅手中的账本,仔细地翻看起来。
一笔笔进货、出货的记录,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陈浩这才发现,虽然汽水的利润不高,但架不住量大,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之前他低估了苏联商品和礼盒的利润。
礼盒的利润几乎接近一倍,这还是因为他定价比较保守,要是再大胆一点,赚的还能更多。
而苏联商品的利润,更是高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