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国君近来沉迷于汉家文化,诛九族就是汉文化极其鲜明的一个文化特点,肯定要学习的啊!
乔佥很认真的说道:“姑爷说的是真的,并非污蔑你叛国,是因为你没有骂我。”
拓跋铎不解,道:“什么?”
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乔佥又道:“就是那天你来府上,老爷和姑爷把你晾一边,然后又让你回去,我以为你会把我喷个狗血淋头,可你非但没有骂我,反而态度过于谦卑。我觉得很奇怪,把这事跟老爷提了一句,然后姑爷就说北周九皇子拓跋仁厚多半在庐江。”
卧槽!
拓跋铎的表情完全就是表情包啊!两手托着下巴瞪大双眼的那种。
“你,你他妈是人是鬼啊?”
就因为这个?
就因为他没有骂乔佥,吴有缺就断定拓跋仁厚在庐江……
拓跋仁厚心情很低落,欲哭无泪啊!
他那么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来到庐江后就一直龟缩在密室当中,谁能想到,就因为拓跋铎没有骂乔佥,他就被人惦记上了。
看着拓跋仁厚这个大冤种,吴有缺也是啼笑皆非。
拓跋仁厚抬起头来,见着吴有缺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他也忍俊不禁,笑道:“是不是觉得我很冤?”
吴有缺点头,“有一个词叫大冤种,我觉得跟你挺贴切。”
“呵呵!”
“挺好的,大冤种,我喜欢。”拓跋仁厚说道,也没生气,也没咆哮,没有愤怒,而是心气平和的让吴有缺很讶异。
不愧为北周皇室之人,就这份气度,了不起!
拓跋仁厚看着吴有缺,不吝赞赏道:“你是我见过的人当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个。”
拓跋仁厚本想说吴有缺是他见过最聪明,最足智多谋的一个人,
后来一想,他和吴有缺头一次见面,对他了解并不多,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就夸他最聪明,最足智多谋,未免也太虚伪了。
北周王朝有的是比他聪慧之人。
不可思议这个词,很好,很适合。
“可以聊聊吗?”拓跋仁厚一点不像匈奴,反而更像浸淫儒家文化的书生。
即便处在这样一个境地,拓跋仁厚仍未放弃自己,放弃希望,
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候,
还有机会挽回局面。
吴有缺道:“其实,完全没有谈论下去的必要了。”
拓跋仁厚完全不知道情况,他大概还以为侯府设计捉他,是想向国君邀功,以此表忠心,央求国君放侯府一条生路。
他不知道,吴有缺是想借他的脑袋来挑起两国冲突,把水搅混了,庐江侯府就成了香饽饽了。
乱世将军百战死,哪有将军享太平。
“你很快就要死了。”吴有缺冷漠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受这句话影响,相信很多汉民骨子里都是仇视异族人的,吴有缺也不例外。
即便拓跋仁厚这小子人还不错,
拓跋仁厚面色微微发白,“为什么?可以告诉本王原因吗?就算是将我送到吴国国都,你们的国君也未必会处死我啊!”
北周土地辽阔,人口足有一万万人。
吴国偏居一隅,人口不过千万。
吴国国君除非疯了才会杀他,主动挑起两国大战。
乔翀想知道杀拓跋仁厚,随之而来的会是怎样的一个风险,于是他把吴有缺要弄死他的计划,大致的跟他说了一遍。
看来吴有缺是认真的,
拓跋仁厚瞳孔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骇色,
遇到疯子了。
杀敌国皇子,亏得吴有缺敢想。
“你是个聪明人,你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将非常可怕,侯府未必承受的住这样的后果。”
“我拓跋仁厚就算再不济,也是北周皇子,就算不为我,为了我父皇的颜面,我父皇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一旦我北周动兵,在外部强压之下,国内群臣惊惧也会给你们国君施压,内外交困之下,很可能你们的国君为了国家会主动抛弃你们,将你们送到我北周,交由我父皇处置。”
拓跋仁厚说的很有道理,
眼下国君不就是把侯府往死里逼嘛!真要是宰了拓跋仁厚,吴国国君搞不好会第一时间派兵将乔翀镇压,将其全家老幼一个不漏的送往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