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依序落座,齐齐向冯太妃、两位王妃、昭阳公主盈盈行礼。
冯太妃端坐在主位,眼角虽爬满了细纹,透着温和与威严,自有一股历经岁月沉淀的雍容气度。
她微笑着,目光和蔼地扫过满座贵女,声音慈祥却又不失庄重:“今日难得乃是赏花品诗之日,诸位姑娘皆是才情出众,想必会有不少佳作。本宫与两位王妃,便做个评判,看看谁家的姑娘,能夺得这头筹。”
众人纷纷应和,脸上洋溢着得体的笑容。
随后,冯太妃微微转头,与两位王妃商议起诗会题目。
昭阳公主指尖轻叩紫檀案几,出清脆的声响,凤目扫过满座贵女,缓缓开口:“今日既有太妃坐镇,这诗会题目岂能循规蹈矩?”
梁王妃嘴角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手中把玩着那只莹润的翡翠手钏,轻声笑道:“昭阳又有新奇主意了?”
她今日身着藕荷色对襟襦裙,间累丝金凤衔着圆润的东珠,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以本宫之见,吟风弄月过去无趣了。”昭阳公主微微一笑,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不如让各家姑娘公子分咏男女之道。男子嘛,当论安邦定国之策,女子嘛……”她忽地掩唇轻笑,那笑容却不达眼底,“诸位熟读《女则》《女诫》,想来各位也有不少心得。”
“太妃,两位嫂嫂以为如何?”
冯太妃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倒也有趣,便依昭阳所言吧。”
众贵女闻言,面上皆露出思索之色。
这题目看似简单,实则颇为难人。若说得浅了,难免显得敷衍了事,若是说得深了,又怕失了分寸,惹人笑话。
一时间,小阁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众人提笔蘸墨的声音。
萧衔月微微蹙眉,心中暗自思量。
这题目着实出乎她的意料,让她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落笔。
她抬头望向窗外,秋风拂过枫林,枫叶簌簌而落,铺就一条火红的小径。
轻轻叹了口气,她收回目光,看向面前的宣纸,提笔蘸墨,思索着该如何落笔。
一旁的方锦薇见她面露难色,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低声笑道:“别担心,咱们就随便写写,反正也不会有人认真看的。”
萧衔月闻言,心中微暖,却也摇了摇头,认真说道:“既然是诗会,总要认真对待才是。”
方锦薇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也低头开始思索起来。
她悄悄瞥向楚梦梨,只见对方面色如常,嘴角挂着一抹淡笑,似乎对这题目并不感到意外。
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疑惑,难道表姐早已知晓这题目,或是有所准备?
很快,众人都陆续写下了自己的诗作,交由侍女呈给冯太妃、两位王妃以及昭阳公主评判。
昭阳公主拿起一卷,展开一看,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冷笑,随即将其丢在一旁。
眸光扫过众人,落在方锦薇身上,开口道:“听闻方姑娘常随舅父游历,想来见识不凡,不知对本宫这题目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