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辞离开青州之前,尔雅带他一起回了章阳县过年。
卫木匠年龄越来越大,这两年腿脚都不好了。
好在有周三娘在,两人相互扶持,日子倒也不难过。
青凤年纪渐长,也到了快要说婆家的年纪。
周三娘私心想着,若是再等两年卫辞能考中举人,青凤的婚事说不定能更好。
因此一直压着青凤的婚事,对外直说想要多留她两年,把所有说媒的都推拒了。
此次回章阳县最令尔雅震惊的还是青鸾。
她面色变了许多,整个人唯唯诺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这几年每见青鸾一次,尔雅都发现她眉宇间的愁苦都深刻一分。
如今她也不过才十九岁的年纪,却完全没了小姑娘该有的水分与灵气。
周三娘更是一提起这个女儿就情不自禁的流泪。
从周三娘口中尔雅得知,青鸾去年生了个儿子,却被婆婆抱过去养。
如今儿子都一岁多了,说话早,会喊爷爷奶奶,唯独不会叫娘。
青鸾对此难受的不行,经常痛哭,却不敢反抗。
卫木匠与卫岳闻言皆是沉默以对,只当没听到。
反正周三娘也只是哭诉,并没有让青鸾和离之意,他们又能如何。
周三娘前半辈子因为被休,吃了太多的苦,听过太多难听的话,几次险些带着女儿投河。
要不是后来遇到卫木匠,她能不能坚持活到今天都未可知。
已经吃过一次苦的周三娘打死也不能再让女儿重复她年轻时的悲剧。
她当初被休后,爹娘都是亲生的尚且容忍不了她回家住。
如今青鸾的亲爹不靠谱,卫木匠又是继父,周三娘更不敢想青鸾若是被休日子会有多苦。
所以无论青鸾在夫家日子过得多难,她只会劝女儿忍一忍。
之前没有儿子她劝青鸾有了儿子就好了,如今青鸾终于得偿所愿有了儿子,婆家依旧不待见她。
周三娘又开始劝青鸾儿子长大了就好了。
可问题是青鸾的儿子都快被婆婆养的不认她了,就是长大了又能如何?
还能多孝敬她这个从小就不亲近的生母吗?
周三娘看不出这些,只会劝女儿妥协忍让。
青凤倒是好几次反驳周三娘的说法,让青鸾自已立起来,跟李家好好闹一场,省的李家得寸进尺。
但显然青鸾并没有这个魄力,所以她只能继续窝囊的受欺负。
听到青鸾的遭遇,尔雅心中也很唏嘘。
但她深知青鸾这种情况,她自已若不愿立起来,别人再帮都没用。
如今青鸾愿意忍李家,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尔雅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听完周三娘的诉苦,除了说几句安慰的话语,别的她也无能为力了。
宋家这边林氏与宋老三一切都好,倒是李荣又怀孕了。
林氏十分高兴,她这一辈子只有一儿一女。
在这个讲究多子多福的年代,着实少了点,李荣能多生几个,无论是男是女她都高兴。
此外宋老三在宋家村又买了十亩地,宋老三如天下普通种地的老百姓一样,心中始终有着地主梦想。
虽然他现在年纪大了,已经开始不种地了,但这并不妨碍他攒钱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