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前一日,朝天殿内。
唐安坐在龙椅上,神色萎靡,一副油尽灯枯之像。
“诸位爱卿,如果无事启奏,那便退朝吧。”
只见上官皓手持笏板,缓缓走到了大殿中央。
“陛下,明日是放榜之日。”
唐安眉头微皱,他不知道上官皓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放榜之事不是礼部承办吗,丞相不必亲自告知于朕。”
“陛下,臣所关心的并非此事,而是两月后的殿试。”
殿内众臣听到上官皓竟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殿试,议论纷纷。上官皓对此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道:“臣见陛下龙体欠安,为了江山社稷,臣斗胆请陛下取消此次殿试。”
此言一出,一旁的礼部尚书刘时秋立刻反驳道:“上官皓,你也太狂妄了,殿试乃是礼部主掌,陛下亲试。岂是你一言所能决定的。”
“刘大人,我这是为陛下的龙体考虑,你却执意要陛下主持殿试,莫不是期望陛下早日龙驭宾天?”
刘时秋听后顿时汗毛竖立,急忙跪下说道:“臣断不敢有此念想,望陛下明察。”
“好了好了,两位爱卿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在朝堂之上争执成何体统。丞相之言不无道理,朕的身体确实有些疲乏,这次的殿试就依丞相之意照办吧。”
“是。”
朝会后,上官皓喊住了从身旁经过的刘时秋。
“刘大人,请留步。”
“不知丞相大人有何吩咐。”
上官皓大笑道:“哪有什么吩咐,只是想和刘大人叙叙旧罢了,如蒙不弃,还请晌午到寒舍一聚。”
晌午时分,刘时秋准时来到了丞相府门外,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后花园之中,却发现上官皓正站在鱼塘前,似是等候多时。
“刘大人,请坐。”
二人分别坐在了石桌的两侧,上官皓开口说道:“殿试既已被陛下取消,那些录取的学子刘大人作何打算呢?”
刘时秋不知道上官皓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殿试明明是他在朝堂上请求陛下取消的,现在又来问自己怎么打算。
“下官认为,既然殿试已取消,那些学子自然是要给他们官位,并要求即刻到任。”
上官皓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说道:“刘大人所言甚合我意。不过对于上田县,我倒有个人选,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上田县是大律北部的一个县城,那里的许多土地荒废已久,遍地匪患。派去那里的县令就没有能够待够一年的。为此,刘时秋也是伤透了脑筋。如今上官皓却说他有人选,急忙抱拳问道:“不知哪位学子能被大人选中,委以此重任。”
“姜漓。”
刘时秋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此人文笔斐然,倒是一个可塑之才。此时上官皓又令管家拿出了姜漓写的那篇政论,交给了刘时秋。
“这是姜漓所写,大人不妨可以稍作参考。”
刘时秋看后更是对姜漓赞不绝口,并认定此人定有方法治理上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