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悠长的“宣秦王杨起等人觐见——”,众人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踏入乾阳殿。
大殿内,昌隆帝高坐在龙椅之上,两旁文武大臣分列站立。
杨起等人来到殿前,整齐躬身行礼,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昌隆帝目光扫视众人,
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众爱卿平身!此次你们平叛有功,朕心甚悦!”
杨起率先站直身体,抱拳奏道:“陛下,这皆是陛下圣明,将士们奋勇杀敌,才有此战功,臣等不敢居功。”
昌隆帝微笑点头,拿起桌上的诏书,缓缓展开宣读:“秦王杨起,此次平叛,指挥有方,战功卓着。朕晋封你为秦郡王,赐黄金五万两,良田千顷,望你日后继续为朝廷效力,保我大周江山社稷!”
杨起赶忙谢恩:“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昌隆帝接着看向冯唐,说道:“老将冯唐,老当益壮,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朕封你为镇国大将军,靖边侯,赏白银五千两,绸缎百匹!”
冯唐激动地老泪纵横,叩道:“陛下厚爱,老臣定不负陛下期望,愿为陛下征战到最后一刻!”
“赵昀听封,你在收复蜀地山东等战役中智勇双全,协助秦王屡出奇策,朕封你为定国侯,虎威营虎骑营统领,赐侯府一座,黄金三万两,望你用心辅佐朝廷!”昌隆帝的声音沉稳有力。
赵昀谢恩:“陛下信任,臣必殚精竭虑,为朝廷出谋划策,不辱使命。”
轮到贾琏,昌隆帝说道:“贾琏,你在后勤保障方面尽心尽力,确保大军粮草无忧,功不可没。朕封你为忠渝侯,兼刑部右侍郎,望你日后尽忠职守,纪律严明!”
贾琏连忙叩拜:“陛下恩典,臣定当恪尽职守,不负陛下重托。”
秦弘上前,昌隆帝道:“秦弘,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朕封你为赵国公,羽林卫统领,负责皇宫安保,守护朕与皇室安危。”
秦弘大声应道:“陛下放心,臣以性命担保,定保皇宫安全无虞!”
“冯紫英,你年少有为,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朕封你为威远将军,驻守边疆要地,扞卫我朝疆土。”
昌隆帝看着冯紫英,眼中满是期许。
冯紫英单膝跪地:“陛下,臣定不辜负陛下厚望,守好边疆,让外敌不敢进犯!”
刘平、江煜等将领也依次受封,各自领命谢恩。
此时,站在一旁的内阁辅林荀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次封赏,实乃众望所归。然臣以为,如今局势虽平叛成功,
但仍需警惕各方势力。新封诸位大臣,当以身作则,为朝廷树立楷模。”
杨起接话道:“林大人所言极是。我等新受皇恩,必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还望朝中各位大臣多多监督。”
御史大夫王铭也上前说道:“陛下,封赏之后,还应注重人才培养,为朝廷储备后续力量。”
昌隆帝点头称是:“王爱卿所言有理。礼部可着手筹备科举事宜,广纳天下英才。”
这时,一位户部大臣站出来,面露难色:“陛下,如今国库因战事消耗颇大,此次封赏所需财物……”
昌隆帝微微皱眉,尚未开口,杨起说道:“陛下,臣愿捐出部分赏赐,以充国库。此次平叛,本就是为了国家安宁,国库充实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
其他将领纷纷响应:“臣等也愿捐出部分赏赐!”
昌隆帝见状,龙颜大悦:“众爱卿如此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有你们这般忠心耿耿的臣子,我朝何愁不兴!”
随后,昌隆帝又与众人商讨了一些朝政大事,诸如战后重建、安抚百姓等事宜。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昌隆帝起身道:“今日封赏已毕,众爱卿也辛苦了。明晚朕在乾元殿设宴!咱们开怀畅饮一番!哈哈哈哈……”
“臣等遵旨,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