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带了三百黄巾旧部,以及一千河内兵。
剩余一千三百没有武器的河内兵,便暂时留在大营里,由高顺统率。
张新集结好兵马,正准备出,突然守门士卒来报,说营外有人想要投军。
“来了多少人?”张新问道。
“大约二十余人。”士卒答,“皆是青壮。”
“走,去看看。”
张新想了想,令左豹统骑兵,张辽统步兵,先行出。
他则是带着典韦和几个亲卫,来到士卒所说的那个地方。
二十几名青年皆佩戴武器,在营外一处空地等待。
见张新来到,这些人下意识的站直了身体。
行到近前,张新开口问道:“你们想要投军?”
“是。”
为一名大约二十五六的青年行礼道:“我等心慕宣威侯威名已久,闻君侯屯兵在此,欲击黄巾,特来进献绵薄之力,还望将军收留。”
张新心中疑惑。
他的军队驻扎在此好几天了,这些人早不投奔,晚不投奔,偏偏这个时候来投奔?
莫非是黄巾派来的间谍?
“大军在此驻扎已有数日,汝等既欲投军,何不早来?”
张新直接问道。
“这位将军见谅,君侯大军到时,在下早就想来投军了。”
为那人笑道:“只是我与我的这些朋友,昔日誓同进退,加之他们平日里亦仰慕宣威侯。”
“在下不好将他们落下,便逐个寻上门去,邀请他们一同前来,因而耽搁了几日”
“是啊是啊。”众人一同点头。
古代出门搞事业,一般都会呼朋唤友,以为己助。
这个理由倒是说得过去。
张新不由好奇道:“尔等因何仰慕宣威侯?”
“宣威侯能征善战,以弱冠之龄出拜青州牧,难道不值得仰慕吗?”
那人一脸疑惑:“再说了,他是我们冀州人啊。”
张新恍然。
便是在后世,自家省里出个什么奥运冠军之类的人,同省之人亦会感觉与有荣焉。
更别提乡土观念极重的古代了。
他是冀州人,宣威侯那么大的名头,吸引一些冀州的年轻人前来投军也很正常。
张新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些人收入麾下。
若是因为莫须有的担心,将人拒之门外,恐寒了天下人投效之心。
哪怕他们真是黄巾间谍,丢到大营里让高顺看着便是。
二十来人,翻不起什么大浪。
心中计议已定,张新看向为那人。
“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朱灵,字文博,便是鄃县本地人。”
朱灵说完,指着他身后的朋友一一介绍。
“这是。。。。。。”
张新没有听清他后面说的什么,脑中不断回响着‘朱灵’二字。
演义中,曹操令刘备拦截袁术时,朱灵、路招作为副将,一同出征。
袁术死后,这二人就被刘备赶回许都了。
是个龙套到不能再龙套的角色。
然而,现实中的朱灵官至曹魏后将军、使持节、高唐侯,绝非演义中写的那么简单。
他的后将军,排序还在乐进的右将军之上。
是个和乐进同级别的大将。
张新楞了一小会,便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