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对此翘以盼。
在万千期盼之中,《箭坛人物》的最新一期终于布。
封面之上,印着一个轻狂少年射箭的侧影。无需点开大图,那股属于运动员的锐气就已经透出屏幕。
电子版杂志一上线,阅读量就猛得上涨,纸质版的销售量也大幅上升。
再加上访谈内容本来就做得很好,记者文字也深入浅出,很容易让人理解,口碑也越来越好。
段飞白自己也禁不住又看了好几遍访谈的具体细节,好像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紧张刺激的赛场上。
这样的情绪能让更多本来不关注射箭的人们了解到,真的是一件好事。
他又想起那天采访时,市队的参赛队员们挤在酒店里,盛恕和关京华坐在中间,脖子上各挂着枚奖牌。
关京华给每个人倒了杯水,盛恕则漫不经心地从兜里拿出一把糖给大家分了。
酒店房间不算大,人一多了就显得拥挤,但他们一群人待着,却有种幸福的热闹。
《箭坛人物》准备了很多问题,关于技术上的,也关于心态上的。
其中有一个是问盛恕未来的目标。
黑少年轻描淡写地说:“大部分运动员的目标都是拿到奥运冠军吧,我是个俗人,我也这么想。”
“但男子射箭中,强大的敌人很多。”记者说,“s国的选手常年占据着奥运射箭前几的名次,a国的格里芬麦克莱恩是近年新秀,其它诸国很多选手也都紧追其后。”
“当然还有我国射箭队的季明煦,自两年前在奥运夺冠后,又拿下了世界杯的冠军和世锦赛的银牌。”
“他们确实都很厉害,”盛恕的手指在膝盖上点了点,灵活地活动着,“但强者并非一成不变的。”
“你的那些对手大多数都处在青壮年,等你成熟起来时,他们也该正在自己的巅峰时期。”记者的话很客观,把盛恕的困难清晰地陈列出来。
“要只是按照训练时间、天赋和身体状态打分,又需要哪门子的奥运?”盛恕问,几乎无意识地活动着持弓手的手腕。“射箭不是一项对抗性的比赛,我只要环数比他们高,不就赢了?”
记者沉默一会,从盛恕年轻的脸上看不到太多神情,只觉得他面如平湖,安定极了。
他顿了顿提醒道:“但现在男子射箭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季明煦,72支箭,7o3环。”
盛恕平静地点了点头:“是的,7o3环。”
“所以……”
他笑起来,笑容认真,但又带了点痞气。
“既然季明煦的记录是7o3环,那我射到7o4环,不就过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世界纪录是我编的,稍微高了一点orz,现在竞反男子组72支箭的最高环数是7o2环,or1darchery上也可以看
第3o章【双更】新晋天才
盛恕的“7o4环”很快成了射箭圈的一个梗。
这话说来实在是太嚣张,但让盛恕说出来,似乎就像是在阐述着一个事实。
他说话时的那种平淡和射箭场上展露无余的锋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那种眼神之下,他们开始不自觉地去期待盛恕创造的另一个奇迹。
但真要论起来,虽然他只用了几个月就能从射箭小白变成72支箭68o环,进步确实很快,可这不意味着两年后的奥运上,他就能拿到7o4这样高的环数。
成绩永远是越往上,提升的难度越大。多少运动员穷其一生也到不了7oo环以上的成绩,盛恕最终的结果如何,还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