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柏部队所在地儿和她们家不归同一个县管。他们那边的县她已经很陌生了,更不用说这边的县城。
她准备等等再去县城,看有没有人能一起。
都说有些事儿不经念叨,这不,刚想有人陪她去县城,就有人送上门来。
赵青月已经了解清楚了赵天赐挨打的来龙去脉,原本就有的念头变得更加坚定。
这不,过来试探消息来了,不止自己来,还带着张秋巧。
郁竹不傻,在被委婉地打听了几件与以前相关的事儿以后,就知道赵青月在怀疑什么。
既然如此,她准备将计就计,后面在回答的时候就支支吾吾,不给个明白话。
被问得多了,脸上闪过了些许慌张,眼神闪烁:“不好意思,我一会儿要去县城买东西,不聊了哈。”
赵青月一时之间脑中闪过了无数的风暴,郁竹这样子是怕自己问下去还是真的去县城买东西。
一个以前门都不敢出的人,现在一个人去县城,这里面怎么看都有猫腻。
脑中思绪万千,一瞬间做好决定:“哎,刚好我也有些东西要买,我和你一起去吧。”
郁竹支支吾吾地拒绝:“这多麻烦,你还带着孩子呢,要不我帮你带回来。”
赵青月拍了拍张秋巧的屁股:“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怎么去过县城了,这不,刚好带她去看看。”
后半句是看着张秋巧说的,害怕郁竹不信,还看着张秋巧为问:“对不对呀,秋巧,你想不想去县城啊。”
小孩子哪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听到去县城忙慌地点头,奶声奶气地回道:“想,我想去。”
至此,郁竹一副被堵得无话可说的样子,勉为其难地答应了:“那好吧,我们一起去。”
免费的带路人这不就来了。
今天计划买的东西多,郁竹找了个背篓背上。从远处一看,妥妥的村花形象。
县城离部队不远,还有车辆通行。两人一孩坐了两个位置,一路上赵青月还是不时地问一些问题。
郁竹都回答的模棱两可的,等多问了几句,就开始闭目养神,一副我困了的样子。
赵青月抱着张秋巧,毕竟是个几岁的孩子了,体重还是有的,压在腿上不是很舒服,只得暂时歇了打听的心。
车子一路晃晃荡荡的开往县城,一路上尘土飞扬,空气中还残留着各种臭气。
下车的时候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赵青月把张秋巧放下,看向郁竹:“你还没来过吧,我带你逛逛。”
郁竹求之不得,这里的县城明显比她们那边的人多,东西也多,有人带能少走不少弯路。
两人先是沿着主街道走,一路上供销社、医院、学校、政府、邮局、国营饭店、招待所等赵青月挨个给郁竹指。
看到药店,郁竹想起自己可以买些中药回去,一是炖汤,二是做面霜,她的脸现在全靠年轻撑着。这要是不保养,过几年就该不能看了。
两人是半上午出的门,到这个点也该吃午饭了。
这要是别人,郁竹该主动邀请了,但是这人是赵青月她就不乐意。
心思一转:“这是不是到吃饭的点了,你要不带秋巧先去吃个饭,难得来一次县里,大人吃不吃无所谓,孩子总不能饿着。”
赵青月一听,急了:“你不吃?”她带着孩子陪着逛这么半天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观察郁竹,这要是分开了要怎么观察。
郁竹摇了摇头:“我早上吃得晚,还不饿呢。”
赵青月看向张秋巧:“秋巧,我们早饭吃得也晚,咱们也晚点吃好不好。”
张秋巧点头:“好。”
行,你要跟着你就继续跟吧。只要你不觉得累,她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郁竹第一步直奔医院,一次性买了细辛、玉竹、黄芪茯苓、山药、白附子、当归、川芎、人参等十多种药材。
抓药的小哥见郁竹没有方子,随口就能说出药材来,疑惑地问道:“姑娘会医?”
郁竹笑着摇了摇头:“不会,我就是记性比较好,专门背下来的。”以前会,现在不会了。
小哥随口夸道:“那姑娘记性是真不错。”
抓药的小哥是熟手,十多种药材,很快就抓好了,郁竹长的好看,说话斯文,小哥递药材的时候微红着脸嘱咐道:“药材可不要乱用,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问医生。”
别人的一番好心,郁竹自然领情:“哎,我记下了。”
药材确实不能乱用,是药三分毒,像是这次买的药材里面,有些就是有毒的。
赵青月一直盯着郁竹与人交谈,等到郁竹递钱的时候更是睁大了眼睛,想看看里面有没有携带什么东西。
那自然是没有的,观察无果,赵青月只得继续跟在郁竹后面。
买完药材,还得买猪油回去熬。家里有之前办酒席剩下的,可郁竹不放心,毕竟是上脸的东西,还是买了自己熬。
县城就是不一样,东西齐全,这要是部队供销社想买猪油不起个大早是不行的,这儿都快正午了,还能买到。
卖猪肉的大爷一边切猪油一边感慨:“你这运气不错,平常这个点大概率没了。”
郁竹乐呵呵的:“那感情好,没白跑一趟。”
“可不是吗。”说完指了指剩下那一堆边角料:“棒骨要不要?不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