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道:
“不曾,那裘家二小姐推脱,宅子有蛇,卖了,害人,君少爷摆手说不妨碍。按说这等好买卖,没有不许的道理,谁料那裘家二小姐仍是不答应,又道,是父母在世修下的宅子,虽然运道不好,接连死了人,却仍是个念想,不忍卖钱。
君少爷也没法子,又向裘家二小姐道,裘家也曾是个财主人家,家供着一处庵堂,即在鉴湖边上,为何二位寻落脚地,舍近求远,到这六安道观来了?裘家二小姐答道,此处近学堂,为幼弟读书故。君少爷也问不着下文,只得先告辞。
却说君少爷不急着走,要在道观逛逛,观里供些真人、法器,本没有什么稀奇。谁想走到偏殿后精舍,一株龙眼树下,见着一个道姑抚琴,君少爷就停下了。”
阿沅问道:“这是为何?”
小乙道:
“那道姑青春妙龄,君少爷上前,说要祈福,问供仪多少,道姑起身,依例作答,君少爷旁敲侧击,问到了裘家姐弟,那道姑答了几句,都是寻常话。
闲话说完,君少爷看上道姑头上的簪子,说要借来一看,那道姑本不肯。
君少爷手快,略一拂,转眼簪子握在手上,展开细细一看,道,这簪子样式稀奇,本城铺子没有卖的,想必是手艺人按图纸现打的,他又向道姑问,这手艺人是谁?
道姑气恼,不肯答话,君少爷一笑,还了簪子,告辞了。”
小乙话一顿,又道:
“君少爷出了道观,画了簪子形制,让底下人分头去问,不上半个时辰,就有人回报,说是金翠阁老银匠,一年前亲手打的簪子,只打了一对,是裘家二姑爷下的定,也是他亲自上门取的货,货银两讫,有帐房票据见证。”
阿沅道:“一对簪子,一支在道姑头上,还有一支呢?”
小乙笑道:“君少爷也这么问,还有一支,正在裘家二小姐头上,玉蝉银簪,一双蝉目,点红宝石,午后日色一照,出奇好看。”
赵洵微微一笑,问道:
“那君如玉又怎么说?”
小乙道:
“他说,明日,要问问城里的捕头,听听当日仵作的说法。”
赵洵点点头,小乙便退下了。
次日,君如玉亲自登门,说裘家姐弟连夜备车,离了绍兴城,走得不知所踪。
赵洵淡如处之,君如玉连连叹气,茶过三巡,又问道:“尊夫人不在府上?”
赵洵这才肯开口,道:“昨夜出城去了。”
君如玉笑道:“多劳,多劳。”
赵洵道:“你这只老狐狸。”
若非君如玉查明裘家二小姐住在六安道观,又查明道姑是裘家二姑爷的相好,怎会刻意带小乙去问话?他问便问了,又不往深处问,摆明要让旁人出手,他自个儿却要歇一歇的。
君如玉大笑,道:“尊夫人嫉恶如仇,不难猜度,在下奇的是,赵兄怎么不随夫人出城,却在家中安坐?”
赵洵道:“等君兄给此案定个说法。”
君如玉笑道:“赵兄为何断言在下一定会有说法?”
赵洵啜口茶,道:“若没说法,怎还有闲心布局,引内子出手?”
君如玉听了大笑,道:“知我者,赵兄也!此案我早已是解了的,只不过心中有个不忍。”
赵洵道:“有何不忍?”
君如玉这才道:“裘家二姑爷生前是个浮浪子弟,读书落第,家产败尽,这才投靠裘家。裘家大少爷看在二妹份上,安置二姑爷在本家绸缎铺,做个帐房先生。这人若安安份份,也还有一些清福可享,谁晓得他素来不检点,青楼逛腻了,又看上六安道观的道姑,财色财色,二字不分家,是而闹起亏空来。”
君如玉话一顿,又道:
“此事人尽皆知,茶楼闲话,有人说裘家二姑爷走投无路,要夺家财,放蛇杀了裘家大少爷、表少爷,本来他还要对三少爷下手,却不慎自个儿被蛇咬死了,还有人说,是裘家二小姐看破端倪,杀了裘家二姑爷。”
赵洵闲闲道:“依君兄所见呢?”
“可巧,我那天在茶楼喝茶,遇见一位老人家,皱着眉头,说裘家宅子闹蛇,定是人为。”
“这老人家又是何来历?”
“裘家宅子,于十二年前重修过,正是这位老工匠的手笔,当年,老工匠按裘家老主人吩咐,往东西南北墙脚,埋了蛇药,是而裘家不该有蛇患,此外,我又打探到,裘家大少爷、表少爷、二小姐,还有三少爷,从小就在这宅子里长大。”
君如玉扇子轻轻一点,笑问道:
“赵兄可明白了?”
赵洵一哂,道:“明白了。”
又说小乙在一旁烹茶,听了这半天,却似懂非懂,问了又唐突,只好退出厅堂,穿廊过粉墙,走到画轩外,一片池塘。只见阿沅正倚栏坐着,捏面团儿,朝红鲤丢了,逗得满塘鱼丽之阵。
小乙将君如玉说的话,一五一十向阿沅说了,道:“果然是君如玉设局,引姑娘昨夜出城奔波呢。”
阿沅点头,道:“这也不怪他,他只能查清一半,还有一半的意思,是让逍遥楼硬审。”
小乙愈发摸不着头脑,问道:“这一半是什么?另一半又是什么?”
阿沅笑了笑,道:“依老工匠所言,裘家曾埋下蛇药,因此,裘家宅子长大的人,要图财害命,不会用蛇,要是用了蛇,说明真凶不在这宅子长大。”
裘家上下,只有二姑爷来得晚。
小乙恍然大悟,又问道:“那裘家二姑爷也被蛇咬死了,是他自个儿不小心,还是二小姐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