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寒冬腊月地都冻得生硬,一脚踩空摔下一两米高的坎,不骨折才怪。
苏桐站起身前后张望了一下,这里离旺财婶家已经很近了,再往前五十米就能到她家的打谷场,但周边几户离得远些,回家根本不用走这条小路。
也就是说,除了旺财婶,别人回家不用走这条路。
苏桐咂了下嘴,这就有意思了,旺财婶这跤摔得有些蹊跷。
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三点了,苏桐心里有了谱,便没再往前走,她改了方向往云山走去。
上辈子她除了学校就是在医院和部队,过的都是集体生活,在物质和金钱没有太大的需求,但现在她需要开始考虑生存的问题了。
手上还有不到十块钱,家里现在买的粮食也维持不了多久,何况还有两个明显缺乏生存能力的老人需要帮衬。
她也不是滥好心,只是明知这些被下放的“臭老九”都是久经磨难和冤屈的知识分子,她不想让他们在曙光来临前夕因为疾病和饥饿枉丢了性命。
她最熟悉的就是大自然,从小外公便带着她和哥哥跑遍高山大川认草药。后来上了战场,野外行军和驻扎更是几乎是天天泡在野外。
在她眼里,云山便是个“天然药库”,哪怕是这萧瑟的冬季,入眼能看到的草药也是数不胜数,怀牛膝、板兰根、冬桑叶、女贞子……
还有间或跳窜的野鸡和山兔,像云山这样的大山脉,野猪、野鹿、麂子甚至其它大型兽怕是都能见到。
苏桐不紧不慢地往云山深处走,先生存下来,才能再考虑其它。
——————
村委会后面有一排土砖房,连在一起五六间的样子,早些年村里的小学就办在这里。
后来公社统一修了新校舍,这排房子就被村里当成了知青点,安置城里断断续续下乡的知识青年。
田青蓉就躺在其中一间屋子里,一排不起眼的土坑上,属于她的也就小小一方被窝筒。
今天去镇上,原本也是想办点年货回来,虽然身上的钱不多,但仍然想去供销社看看上次的那种含羊毛的红围巾到货了没……
那种围巾张雅萍就有一条,那红围巾系在脖子上整个人气色都会变好,张雅萍那样的寡淡的相貌都增色了不少,要是自己围上那得多漂亮。
张雅萍还总是有意无意透露那是邢东阳捎给她的,呸!东阳哥明明只是给她捎回来了包裹,又不是只专门给她捎了条围巾!
全村知青的包裹都是东阳哥开拖拉机捎回来的好不好!
可是今天路上遇到吴桐后她就改变了主意,现在跟吴桐以及跟村里搞好关系很有必要,关系到她的以后,红围巾的事倒不是那么着急了。
只是看到邢东阳给吴桐塞钱,她心里又堵得慌。
虽然她也清楚邢东阳不至于对吴桐有什么想法,但她就是觉得,怎么邢大哥对谁都可以好,唯独对她总是不冷不热。
田青蓉在坑上翻腾了半天,越想越气闷,想想还是起来弄点吃的。
她回来时知青点已吃过了午饭,没想到她回来那么早,也没人给她留饭。
知青点最边上是间公用厨房,平时都是把口粮交到一起然后轮流做饭的,田青蓉进去的时候才现灶台前有人,正是她最不想看见的张雅萍。
要换了平时,她肯定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是今天她却站在那里没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