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峰点点头:“有可能是古代遗物。咱们先带回去,找人鉴定一下。”
两人把金属板小心地装进袋子里,又检查了一下网里的收获,确认没有遗漏之后,开始往回游。
回到岸上
上了船,两人脱下装备,大口喘着气。
“今天可真是值了,不但抓了一网黄鲳鱼,还发现了这个怪东西。”杜小强一边擦着脸,一边兴奋地说。
赵文峰点头,拿起那块金属板仔细端详。“这东西不简单,我有个朋友是研究古文化的,等回去联系他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啊,那这次功劳可得算一半是我的。”杜小强咧嘴一笑。
“可不是嘛,”赵文峰得意地笑着,“这是我研究了好几天才弄出来的配方,特别是那药粉,听说能让鱼群兴奋起来,不一会儿就会被吸引过来。”
“不过文峰啊,”赵文喜皱了皱眉,显得有些担忧,“这配方确实好,但药粉的量你控制住了吗?要是用多了,鱼群吃了后不但不聚,还可能跑远了。”
赵文峰拍拍胸口:“大哥,你放心吧,我特意试过几次,用量绝对合适。咱这次赶海,一定能大获丰收!”
赵文喜依然有些不放心,但也没再多说。他低头检查了一下网兜和鱼篓,又问:“明天你准备几点出发?这次去哪个滩头?”
“明天凌晨四点,”赵文峰回答,“咱去东海滩,那边礁石多,最近听渔民说有不少黄鱼和墨斗鱼聚在那儿。”
“好,那今晚早点休息,养足精神。”赵文喜点头同意。
到了晚上,两兄弟早早地准备好装备,趁着夜色入睡。可是赵文峰兴奋得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断想着明天如何大展身手。他干脆起身,拿着手电筒又去检查了一遍渔具。
清晨四点,天刚蒙蒙亮,赵文峰和赵文喜已经整装待发。他们提着渔网、鱼篓和饵料,带着手电筒和长靴,沿着小路朝东海滩出发。
到了滩头,海风迎面吹来,空气中夹杂着一股咸湿的味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大哥,先找块地方下网吧!”赵文峰指了指远处一片礁石密集的区域。
“好!”赵文喜拎着渔网跟了过去。他们选择了一块较高的礁石,把网撒在周围的水域,固定好后开始撒饵料。
赵文峰拿出准备好的饵料,捏起一团使劲抛进海里,饵料落水后迅速散开,腥味弥漫开来。
“大哥,你看!”赵文峰兴奋地指着水面。
只见不远处的海水开始有些骚动,小鱼小虾像闻到香味似的纷纷聚拢过来。
“好家伙,真有效!”赵文喜眼睛一亮,“再多撒一些,吸引更多的鱼过来。”
两人一边撒饵料一边观察周围的情况。过了没多久,水下隐约能看到更大的鱼影游动。
“文峰,准备收网!”赵文喜低声提醒。
“好嘞!”赵文峰立刻跑到网的另一头,和赵文喜一人一边慢慢收起渔网。渔网一升起,里面的鱼虾扑腾着,水花四溅。
“哎呀,大哥,这次捞了不少黄鱼,还有几只大墨斗鱼!”赵文峰乐得合不拢嘴。
“快把网里的鱼装进鱼篓,小心别让它们跑了。”赵文喜也笑得很开心。
他们忙了一个小时,网兜和鱼篓里已经堆得满满的了。
“大哥,咱们再往前试试,那边水更深,说不定有更多的大鱼。”赵文峰意犹未尽。
赵文喜点点头,两人继续往深处走去。他们选了一处新的礁石,把网撒下后,又开始撒饵料。这次没过多久,水面突然翻起了巨大的浪花。
“文峰,快看,那边有大鱼!”赵文喜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巨大的鱼影。
“这是条黄鱼王!”赵文峰惊呼,“这次咱们可发了!”
两人小心翼翼地调整渔网的位置,试图把那条大鱼引入网中。大鱼非常警觉,在周围转了好几圈后,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饵料的诱惑,游了过来。
“拉网,快拉!”赵文喜一声令下。
兄弟俩合力将渔网拉起,那条大鱼在网中疯狂挣扎,水花四溅。
“小心别让它挣脱!”赵文峰使出全身力气,死死抓住渔网的一角。
经过一番激烈的拉扯,他们终于成功将大鱼拉上了礁石。
“太棒了,这条起码有十几斤重!”赵文喜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哈哈,大哥,这次咱们可真是满载而归了!”赵文峰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他们把收获装好后,踏着海浪朝岸边走去。回到家时,天已经大亮,村里的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满满一鱼篓,都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