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京城三环一栋别墅内。
今天到京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李念本想着直接回家,不过听张涛说他家建造了一个避难所,这让李念来了兴趣。
想着参考参考。
当地下室大门打开,李念就傻了眼。
不说别的就避难所大门,至少也有二十五六厘米厚,根据他的了解,国标的避难所防护门才12厚板。
看李念震惊的表情,张涛得意问道:“我这里怎么样?”。
“厉害”,李念比了一个大拇指,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大门的厚度:“这至少也有25厘米吧?”。
“少了这是三十的”。
“你这比国标的还厚一倍多啊”。李念有些惊讶。
这两天除了处理医院和学校的事情外,李念也没闲着,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外国一些公司也发来了不少资料,甚至其中也有一些家庭避难室的案例。
他也仔细看过。
但大部分的避难所大门,厚的最多也不过20,薄点的也就十一二三。
当时李念还想在国标上乘以一倍建造,但他万万没想到这直接卷起来了。
“这可是保命的东西,厚点好”。
李念想想也是,这玩意省不得。
“你也想建造一座避难所?你要建造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
“我想过,但我查了查太贵了”。李念皱着眉,没有说实话。
“就算不建,最好也要找个地方囤点物资,今后是什么样的真不好说”。张涛出着主意。
大学几年他和李念玩的最好,他也不想以后自已的哥们出点什么事。
“你当我傻啊,都事先知道了这么多事,我能不知道囤点东西吗,不过还是谢了”。
张涛笑了笑感觉也是,自已都考虑到了,没理由李念考虑不到,不过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除了大门像是墙体在张涛的介绍中,更是具备多种功能,像是隔音、防火、防水、防震、防爆还有最重要的防寒。
此外这个避难所还有监控系统、信号控制系统、能源保证系统等等!
这让李念是大开了眼界,想着这些东西到时候都要安排上。
……
在京城没有多待,第二天李念就回了保府。
“师傅,去老街”,在火车站李念招手打了一辆车,特意用当地话说道。
以免被坑。
老街是保府少有的老街区,经过改造,也成为了一个对外的旅游景区,他家的老宅就在那。
去年他爷爷去世后,这处老宅就过继给了他。
现在也只有他和妹妹住在那。
至于他爸妈,在他10多岁上就离了婚,又各自组建了家庭,可以说他和他妹妹都是跟着爷爷长大的。
虽然父母对他们都不错,但李念也不愿意去打扰他们。
“变化真大啊!”,看着车窗外的街景,李念有些感叹。
听李念的感叹,司机也来了兴趣:“小兄弟,你这多久没回来了”。
“还不到半年,没想到就这半年咱们这边变化这么大!都快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