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曦:“舅舅说他先是皇阿玛的臣子,要先忠于陛下。
其次是家中的支柱,要护好家人。
于臣子一职上,他问心无愧。于家长一职上,自然也会费心筹谋。
只有儿臣有了来日,家中才能得以周全,所以只要儿子忠君向上,他自然会全力相助。”
明兰点点头,这确实像是二哥哥会说的话。
弘曦:“准葛尔之事已经大致平了,还剩一些扫尾的和谈,皇阿玛的意思,是想让舅舅去。”
明兰:“之前罗斯国划定边界一事,便是他作为副使出使和谈的,他做的很好,皇上这次能想到他,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弘曦:“不过舅舅一走,高位的官员里,倒是没有儿子的人了。
儿子一直记得额娘的嘱咐,不曾主动结交,这样会不会落了下风。”
明兰:“长柏哥哥是你舅舅,所以和你走得近没什么。
但是皇上最不喜皇子和大臣结交,如今因为乌拉那拉氏积极活动的缘故,你四哥和诸多大臣拉扯不清,这才是犯了你皇阿玛的逆鳞。
你要记住,臣子都是虚的,立储之事,到底是你皇阿玛说了算,所以你皇阿玛才是重中之重。”
弘曦:“儿子明白了。”
明兰:“皇上如今既然许你参政了,那你就好好听,好好学。
有什么想法或是不懂的,问你皇阿玛就好,他喜欢好学勤奋的孩子。”
弘曦:“是,儿子明白。”
长柏作为大清的使者,一出使便是几个月,眼看就要入冬了,还没有回来。
倒是乌拉那拉氏蠢蠢欲动,早就谋划着砍掉弘曦的羽翼,把盛家拉下水。
这日弘曦匆匆来找明兰。
还没进门就听到弘曦的声音。
弘曦:“额娘,刘大人参奏舅舅出使数月,和谈之事毫无推进,说他不把皇阿玛放在眼里,疏于职责。”
明兰:“刘大人?”
弘曦:“是从前皇额娘给四哥安排的先生,除了刘大人,还有不少人附和参奏。”
明兰:“你皇阿玛怎么说?”
弘曦:“不是在早朝的时候说的,是私下里皇阿玛在见大臣的时候说的。
皇阿玛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圈参奏的臣子。对了,皇阿玛也看我了。”
明兰:“你可开口了?”
弘曦:“不曾开口。”
明兰想了想:“你皇阿玛看他们,想来是明白这些都是你四哥的人,想要明白哪些是他的党羽。你没有开口,这做的很好。”
弘曦:“可是皇阿玛最后说,让苏公公谕令给舅舅,说有人参奏他疏于职责。
是皇阿玛心里还是信任舅舅的,所以才告诉他的吗?”
明兰:“恐怕不是,若是信任他,便不会当着这些参奏的臣子这个谕令。
你皇阿玛是想看他作何应对。”
弘曦:“所以儿子要不要也写信给舅舅说明此事?”
明兰:“说明这些弹劾之人和你四哥的利益牵扯就好了,弹劾是其次,重要的是这背后的盘根错节的关系。”
弘曦:“儿子明白,儿子这就去写信。”
京城和准葛尔距离甚远,一封信总得走半个月才能到。
一个月之后,京城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准葛尔传回消息,说和谈顺利。
大清以极具优势的条件,结束和准葛尔的和谈,约好了未来数年的和平。、
皇帝听说和谈条件如此优越,心情也极为不错。
早朝的时候,弘曦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却没有留意到,身旁的弘历,也扬起了笑意。
散了早朝之后,弘历回府,弘曦回了钟粹宫,和明兰说了这事。
明兰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然而此刻养心殿内,皇帝也在和刘本旭等人,说出使和谈的事。
几日后,盛长柏方一入京,还未来得及换衣服,便被直接下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