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培安说的是中影集团,而不是韩山平个人。
换句话而言,中影集团内部也并非是韩山平的一言堂。
中影内部倾轧不断,江培安虽然在国外有着大票房收入。
但一直都是小成本制作,况且他出道的作品都在国内无法上映。
中影集团是否愿意花大价钱押在一个二十多岁导演的身上?
且他一部执掌大制作的电影都没有,连一部国内上映的电影也没有。
还是那句话,中影不差钱,但也不傻!
韩山平意外的看了江培安一眼,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能想的这么远。
的确,中影是由八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内部派系林立,远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和谐。
做出这种破天荒的举动,阻力不小!
韩山平又点了一根烟,江培安本来想陪一根的。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收回了烟盒,拿起茶杯饮茶。
烟雾缭绕,一根烟抽完,韩山平猛地一拍桌子,发狠道:
“格老子的,怕个球,培安电影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你安心搞创作,其余的事儿都交给我,我会说服他们的。”
江培安笑了笑,这个来自川省的男人骨子里还是很有血性的。
他想做的事情,别人根本就拦不住。
当初韩山平调任北影厂任副厂长。那时候正是华夏电影最艰难的时候。
艰难到拍一百部电影有七八十部赔钱。
北影厂那时有将近2000人,穷得几乎发不起工资。
他跟冯小钢一起“碰撞”出了“贺岁片”的点子,于是《甲方乙方》横空出世。
在拍摄前,他停下了厂里所有正在拍摄的电影,把钱都投在《甲方乙方》上。
结果遭到厂里干部职工全体反对,甚至还要写举报信。
根基不稳的韩山平也很苦恼,但最终他还是力排众议,大胆冒险。
《甲方乙方》空前成功,贺岁片的概念也一炮而响。
“韩胆大”的名声一下子就传遍了影视圈。
这位最初工作是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当照明工,后来一路晋升。
从编辑、助理、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导演,再到厂长,中影集团的董事长。
这一路走来相当于一部励志史,没有点魄力的人,说不定走着走着就嘎了。
“韩董,有魄力!”
江培安看着韩山平竖起大拇指道。
韩山平笑了笑,问道:
“你是我特意从国外请回来的导演。
要是连你第一部电影都保证不了,那我还不如回老家喂熊猫去。
我这边抗住压力没问题,压力可就来到你这边咯,怎么样,有想法么?”
谈到工作上的事情,江培安也不含糊,直接道:
“半个月的时间,我跟您提案。”
“这么快?!”
韩山平惊讶道。
“我也不能给韩董您拖后腿不是,虽然川省的国宝很可爱。
但韩总您这样的人去喂熊猫,是华夏电影的损失。”
江培安笑着说道。
“你小子哈哈哈,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