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乃是针对国库的开源之策。
贾环看得很清楚,因为太上皇在位多年,对于老臣们和一些贪官的纵容,允许国库借款的同时,还对贪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加上开国多年后,土地兼并情况的屡屡发生,赋税越来越少,国库早已空虚。
相比于边患,以及朝中的贪官污吏,这才是皇上最头痛最难以解决的事情。
贾环是做过皇帝的人,他深知,做人臣子的,想要站到高位。
自然就要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重用。
哪怕是头铁的魏征,不一样是因为李世民需要一个谏臣,所以才能以后来者身份,在大唐朝廷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吗。
当然,刚刚考中科举的贾环,是不会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改什么盐税改革啊,商税改革这些。
他的理财手段,属于开源那种,而且是能够让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认定的。
是以皇上才会如此欣赏,甚至对他隐隐表现出的年少轻狂,都不以为意。
或者说,其实皇上颇为欣赏他这点,毕竟成天跟一帮老狐狸们打交道。
忽然来了个既有才华,又有能力,心计还少一些的,那谁都会喜欢。
因着这篇策论,贾环没有像是以往的状元那般,被安排进翰林院,做个清闲的编修,先熬个几年资历。
而是被直接分到了户部,给了五品员外郎的官职,也就是从前贾政一待便是几十年的那个官位。
一入朝堂,便为五品,这是皇上格外宠幸,是圣上恩典,满朝皆为之侧目。
不过他们都知道,皇上现在最忧心的是什么,所以也没有人敢直接设计陷害贾环。
但年少成名,这对于朝堂中,那些不知道混了不知道多少年,才混到五品官职的大臣们,自然是看不过眼的。
是以陷害设计虽然没有,但明里暗里的绊子,却是从来不少。
若是老练点的大臣,这些绊子,自然是轻描淡写的便化解了,面上仍旧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伙的和谐模样。
不过贾环现在才十八岁,他又是一副才华横溢,年轻气盛,傲气非凡的人设,自然就不能这么办。
当下,面对顶头上司的隐隐刁难,贾环不但没有伏低做小,反而颇为傲气的立下了军令状。
一月之内,若不能为户部增收二十万两白银,他直接辞官回家,再不入朝堂。
少年人,尤其是满腹才华,一身傲骨的少年人,自是最受不得激的。
很快,这则军令状,几乎传遍了整个朝堂,皇上自然也是第一时间知晓呢。
能从九龙夺嫡中胜出,还从太上皇手中夺回权利的当今陛下,自然不是一般人物。
朝中的动向很少有人能瞒过他的,对于有人刁难贾环,给其暗暗使绊子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甚至早在他封赏官职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