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改日再聊。“他笑道,“今天就到这里吧。“
“这么快?“缤贵人有些意犹未尽,“臣妾还想再玩一会儿呢。“
“是啊。“周皇后也说,“难得这么开心。“
朱由检看着她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心中一暖。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在历史上的崇祯朝,恐怕是从未有过的吧?
“行,那就再来四圈!“
夕阳的余晖中,四人的身影渐渐拉长,映在凉亭的地面上,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夜幕降临,朱由检辗转反侧,总觉得田贵妃提到的永乐大典线索有些蹊跷。
“王承恩。“他低声唤道。
“奴婢在。“
“朕要去田贵妃那里。“
王承恩会意,立刻安排人手,悄悄护送朱由检前往田贵妃的寝宫。
“陛下?“田贵妃显然没想到朱由检会来,“这么晚了。。。“
“朕。。。朕睡不着。“朱由检笑道,“想来和你聊聊天。“
田贵妃让他进屋,亲手为他斟了杯茶。朱由检看着她在烛光下的倩影,不由得看得入了神。
“陛下是为了永乐大典的事来的吧?“田贵妃似笑非笑地问。
“咳咳。。。“朱由检有些尴尬,“也不全是。。。“
一番云雨过后,两人相拥而卧。朱由检轻抚着她的秀发,问道:“你说你知道些永乐大典的事?“
“嗯。“田贵妃依偎在他怀里,“说来话长。臣妾小时候,曾在宁波姑母家住过一段时间。“
“宁波?“
“是啊。姑母家就在月湖之西,离天一阁很近。“
“天一阁?“朱由检眼前一亮。作为穿越者,他当然知道天一阁的重要性。那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由范钦创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
“陛下知道天一阁?“田贵妃有些惊讶。
“朕听说过。“朱由检笑道,“据说那里藏书数万卷,是江南一带最大的藏书楼。“
“是啊。“田贵妃点头,“天一阁的主人范家世代藏书,尤其重视保护典籍。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一种独特的防潮方法,在楼下放了几十缸生石灰,用来吸收湿气。“
“原来如此。“朱由检恍然大悟。难怪天一阁的藏书能保存至今,原来还有这样的秘密。
“不过最神奇的是。。。“田贵妃压低声音,“据说天一阁里不仅有正常的藏书,还有许多秘密收藏。“
“哦?“朱由检来了兴趣,“什么秘密收藏?“
“臣妾听姑母说,范家祖上曾是翰林院编修,参与过一些宫廷典籍的编纂。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告老还乡,但带走了不少珍贵的抄本。“
“那时候臣妾年幼,最喜欢去天一阁看书。“田贵妃继续说道,“有一次,臣妾在书架间穿行,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暗室。。。“
朱由检心跳加快:“暗室里有什么?“
“好像。。。好像是永乐大典的副本。“田贵妃回忆道,“那些书册装帧精美,每册都有尺许厚。最特别的是,书脊上都有'永乐大典'四个金字。“
“你确定那是永乐大典?“朱由检追问道。他知道永乐大典共有22877卷,抄写副本更是少之又少。
“应该不会错。“田贵妃道,“臣妾虽然年幼,但从小就听父亲提起过永乐大典。他说这是大明最重要的典籍,是永乐皇帝下令编纂的,前后用了数年时间,集合了两千多人之力。“
“不错。“朱由检点头。这田贵妃果然见识不凡。
“父亲还说,“田贵妃继续道,“永乐大典不仅仅是一部典籍,里面或许还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什么秘密?“
“这个父亲没有细说。不过他提到过,永乐皇帝在位时就下令严格管控永乐大典的传播。据说是因为里面记载了一些不宜外传的内容。“
“可是什么?“
“那时候不知为何,民间似乎不允许收藏永乐大典。“田贵妃道,“甚至有传言说,私藏永乐大典是重罪。臣妾吓得不敢声张,后来想再去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暗室了。“
“暗室就这样消失了?“
“是啊。“田贵妃叹了口气,“后来臣妾问过姑母,她说天一阁确实有些机关暗室,是范家先祖特意设计的。这些暗室平时都是封闭的,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开启。“
朱由检若有所思。永乐大典是大明最重要的典籍,为何会在天一阁出现?
“你还记得那暗室的具体位置吗?“
“记得。“田贵妃点点头,“就在。。。“
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
“陛下!“王承恩在外面低声道,“天快亮了,该准备早朝了。“
朱由检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聊了大半夜。
“改日再说吧。“他在田贵妃额头轻轻一吻,“朕得回去了。“
回到乾清宫,朱由检躺在龙榻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天一阁的暗室,永乐大典的副本,民间禁止收藏的原因。。。这些谜团交织在一起,让他感觉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