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这才恍然大悟,又问:“我来的时候看到有一间很大的光源电器行,海珠似乎也有这个店。也是你们老乡开的吗?”
“哎,对!”黄锐鑫眉毛扬起,脸上都是骄傲的神色,“那是我堂哥的店,广州就有四间,深圳还有呢。”
“太厉害了你们!”葛宝生赞叹道,“太会做生意了。”
黄锐鑫自然得意:“我们那里都这样,打工哪有出头天,个个都要当老板。大带小,老带幼。”
他们做生意向来抱团,宗族意识很强,难怪刚刚黄锐鑫敢说,不论有多少货过来,他都能吃得下。他消化不了,后头自然还有大哥和其他同乡在,而且不论是收货还是散货,价格都很统一,也很“垄断”,其他人想来分一杯羹,得问问他们同意不同意。
“这天生做生意发财的人,看锐鑫的名字就知道,有四个金,可不是当老板的料。”周长城跟着附和。
没想到这话倒是让黄锐鑫脸色又灵活了起来:“对对对,长城你这话说得没错,我出生的时候,老窦阿妈替我去宗祠问伯公,伯公说我五行缺金,取名字要补足,就叫我锐鑫了。”
“不错不错,长城越来越适应广州了,连取名字补足五行的事都知道了。”黄锐鑫大笑,“我那个叫黄光源的堂哥,就是五行缺水,名字要补水。”
失敬,失敬,周长城笑着双手拱起。
后面葛宝生和周长城回去的时候,葛宝生问他:“刚刚说到风扇和电饭煲的时候,你怎么说得含含糊糊的,还说可以二三十个慢慢来?”
周长城沉吟道:“我总觉得他似乎很神秘,除了正规进货的渠道,似乎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这是人家的生意,我们又不好问太多。本身我们手上的货也少,要是后面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咱们交集不多,也可以快速分割。”
“跟我们一样,找了次货换零件?”葛宝生问,自己也思索起来。
周长城也不敢确定,只是摇头:“小心驶得万年船吧。”
被周长城这么一说,葛宝生忽然想到另外一件事:“走私!”
黄锐鑫店里除了有国产的电器外,还有不少明显是香港、台湾和日本的小电器,尤其是香港来的,非常多。
“长城,你说,他之前提过如果要买进口电器的话,可以找他。那是不是。。。”葛宝生大胆地提出了这个假设。
周长城稳住自己,深吸一口气,摇头:“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臆想出来的,不要瞎猜别人赚钱的来路。反正我们给他提供的货没有问题就行了。”
“那我们现在就把这次的生意做好,反正后面也很难再拿到货了。”葛宝生也很快镇定下来。
他们两人都是国营厂出来的,遵守规矩是最基本的操守,根本不敢让自己乱犯错,在某种环境里,犯错的代价太大了。
他们生在了一个红线并不明朗的年代,不说走私,就是以次货换零件,再贴牌出去卖货,其实就已经是极度擦边的行为。而走私,中间很容易滋生犯罪,更是明面上一直在打击的行为。
“明晚过来送货,探探他口风,问问电扇和电饭煲他能出到什么价格。还是别一点点出货,速战速决吧。”周长城和葛宝生商量,放弃慢慢来的策略,不想再拖下去了。
葛宝生也同意:“对,二三十件出一次,速度太慢了,像黄锐鑫说的,我们要赚快钱。”
后来几天,周长城和葛宝生二人又到了黄锐鑫店里几回,说的都是手头上这批货的事情。
黄锐鑫仍是那副叼着烟头说话的模样:“无论你有什么货,拿过来,没问题了我就收。你给现货,我给现钱,一分不少你的。”
他的话让周葛二人放下心来,国内的电器只要不是破铜烂铁,黄锐鑫都收,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目前他确实弄不到什么货,店里反而是进口的比国货要多,他真的很缺货。
周长城和葛宝生请修电器的老陈和质检的彭颖过来连夜开工,把剩下的电饭煲也全都修理完毕,准备去谈价格。
这次电饭煲他们照旧留了几个自用,送一个给一直帮忙的朱哥,万云留下一个给万雪,葛宝生也拿了一个寄回老家去。
一个月后,这批货全部出清,周长城和葛宝生手上收回现金一万八千四百块钱。
钱是赚了一点,却比他们预想得要少许多。
第117章
周长城和葛宝生两人把电器都出了之后,两人各自分了四千多的现金,因为他们的成本大体算下来,已经去到了一万块钱,所以到手的分账就少了,这明显就是初次做生意,没有控制成本的新人会做出来的事情,若是那批货到了黄锐鑫这些老手身上,单个人就能赚到一万多。
当然,赚少了,总是比亏了好的。
拿到了钱,葛宝生说:“长城,虽然现在分到的这笔钱比我一年的工资都要高,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一趟的生意做得窝囊,分分秒秒都体现了自己是个愣头青。”
确实是窝囊,这种窝囊不在于吃了多少苦方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想通过电器这件事赚钱,所有的认知都是极度有限的那种窝囊。看了电视和报纸,瞧着每个人都在说如今电器好赚钱,他们脑子一热也加入其中,折腾了一个多月,真是跑断腿了,最后赚下了一笔辛苦费。
其实像他们这种,搞一笔钱就离开,然后转向下一个圈子的不在少数,主打赚的就是快钱,只是他们两个当习惯了员工,所有的思维方式均是从职工去出发的,而不是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的思考的,单一地依赖简单的信息来源,从未真正投身在家电行业中,所以处处碰壁,只有碰壁后才学会了一点变通。
不过虽然是吃苦了,但至少拿了几千块钱,葛宝生把这笔钱寄回老家去,他们家里因为供三个大学生读书的债务一下子还了七八成,他跟老婆瞬间觉得放下好大一桩心事。葛宝生老婆甚至还问有没有这种机会,如果有的话,最好还是再去做一回,给家里积累一点存款。
只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哪里有这么容易呢?
吃苦归吃苦,但葛宝生也尝到了赚这种快钱的甜头,现在到了周末他都不去打麻将了,而是想办法找事情做,不论是做生意也好,还是与一些做生意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寻求机会,又或者是跟李腾飞一样,去寻找一些赚外快的机会,总之整个人是充满了干劲的。
他看到周长城和万云住的那个小院儿,还有朱哥一家子住在一起,羡慕得不得了,现在只想快速把债务还清,然后尽快把老婆孩子接到广州来,早日一家团聚。
虽然去电器厂要次货这件事是葛宝生提起来的,但实际上一直都是周长城在中间穿针引线,从杨卫星到朱哥,再到黄锐鑫出货,包括货品的仓库,葛宝生能出力的地方很少,因此他心里颇有愧疚。
这也真是忠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换个稍微狡诈一些的,都不会觉得自己在中间有什么不足的。
他后来不止一次对周长城说:“兄弟,这次的钱是你带哥哥我赚的,后面如果有其他的机会,我一定会拉上你的。”
周长城便说:“宝生哥,你别这么客气,其实在这件事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咱们都是从国营厂出来的,现在也还待在厂里,领导和管理层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执行什么。真到了逼着自己想一切办法出货赚钱的时候,才更直观地面对什么叫灵活的市场经济,也知道了自己的思维里存了多少石头。”
当然,如果上升到教条主义这些话,自然都是很大的话,但中间那些做事情的灵活性和细微的差别,让周长城更是有了心态上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相信了自己是可以做到独当一面,而不是事事都需要依附于某个大型组织的。
后面葛宝生再提起,有什么机会,哥俩儿还一起去赚钱的话。
周长城就说:“宝生哥,你知道,我一直到想学你的这种设计技术,所以想请求你得空的时候,指点指点我。那个技术学校要到九月份才招生,还有一个多月,我想着要不要买几本书,找你学一学,免得到了一开学,我两眼一抹黑,连老师讲什么都不懂。”
葛宝生对于周长城这种上进的心态很是欣赏:“没有问题,我去给你找书,我宿舍还有几本。等找到了书之后,只要得空了,咱们都可以在办公室里学一学。”
于是哥俩儿就这样把这件事定下来了,周长城每到晚上下班的时候,都留一个小时在葛宝生那里听他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