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瓯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的弯弯绕绕,直接说出了他认为最正确的看法,同样也是在场大多数人的看法。
此话一出,无数的目光便瞬间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震惊、钦佩,群臣皆是以重重复杂的颜色看向他,但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陛下刚刚说要办一件事情,就算是你不同意,也不能当面直接否认。要么选择别的事情推三阻四,委婉推辞,要么便事后上书天听,痛陈利害,表明忠心。现在这般于庭上怒斥,针锋相对,让陛下下不来台,纯粹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他们之所以方才没有人出声,便是因为方棠新登龙椅,大家还没有摸清楚这位皇帝的脾气,心知不能用以前对待方遵的态度对待她,才准备观察观察,慢慢摸索的。可谁知道这孟瓯一上来便将话彻底说绝,简直是断了大家的念想。
石当流看不下去了。原本以他明哲保身的态度理论上不会掺和到这摊破事里来,但他已从幕后转至台前。谢相不在,他身居中书令,便是在场的最高位文官,便要承担起中书令的责任。
“陛下,孟御史心直口快,我等尽知广陵王殿下对大周,对陛下忠心无二,绝无一丝作伪可能。只是册封太师一事实在事关重大,臣等应商议后,再作决断。”
“朕知道,石中书无需解释。”方棠笑容不变,以白皙指尖轻点龙椅扶手,像是很愉悦的样子,“孟御史也是忠心耿耿,仗义执言,朕心甚慰。”
“陛下明辨……”
“但是。”方棠打断了他说的话。
低沉的龙吼自庭前响起,神圣而庞大的厚重威压施加在所有人的肩上,令人心神震颤,不由自主地便生出一股拜服之意。
“锵!”
帝国的女皇站起身,轻而易举地拔出玄曜剑――这柄数十代皇帝倾其所有也无法抽出半分的镇国神剑在她手中竟如臂指使。
龙袍曳地,凤冠叮铃,她缓步走至太极殿正中,嘴角依旧噙着笑意,笑容却如九天烈阳一般刺目。
“自方未寒领军至长明的那一刻起,他便已是朕心中的太师,无人能改,无人可改。”
“朕想要做成什么,便一定会做成什么。包括这件事,”
她单手平举,玄曜脱手,轻飘飘落下,玄墨流金剑锋没入石中。剑脊灿如明镜,倒映群臣骇恐的脸。
“诸位爱卿,有一个事实汝等应当明晰。”
方棠环视一圈,俯视着惶恐跪地的群臣。威严神圣的巨龙盘旋在大殿上空,像是她忠诚的守卫。
“朕,才是皇帝。”她冷冷说道。
直至此刻,在玄曜与真龙的威压下,在场的大人物们才震骇地回想起一个事实这并不仅仅是一位新登基的皇帝,更是一位千年未遇的纯正皇血后裔。
她是千年来能够拔出玄曜的第一人,是大周真龙之主,是七转巅峰乃至八转的天下最强者,是一剑斩灭异族数千军队的中土帝皇。
太极殿中寂静无言,群臣像是死了一般,再无声息。就连最硬骨头的孟瓯都识相地不再言语。
毕竟他只是直,并不是蠢人,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和仕途断绝的可能去得罪帝国的皇帝。
“还有人有意见吗?”方棠问。
群臣俯。
“很好。”方棠拔出玄曜,朝殿外平静道,“进来吧。”
群臣寻声看去,只见几名身着绯色系带官袍的美艳女子徐徐走进太极殿,一同随行的还有数十鸾台卫士。
“从今天起,东宫鸾台司独立于三省存在,直接对朕与丞相负责。所有文书机要,一概递交鸾台司,而后转至朕手。”
“玄重卫目前隔断东南,雍州监稽之事,由鸾台卫暂代,享先斩后奏之权,见鸾台如见朕。”
“诸位大人,日后多关照。”在众人惊骇而沉默的注视中,飞红盈盈行礼。
玄曜归鞘,真龙幻化缩小,懒洋洋地趴伏在方棠的肩上。她朝殿外走去,身形渐渐没入阳光。
临近门槛,方棠停下脚步,说
“世家主政的时代已经过去,朕会开启一个大周的新纪元,还望诸位尽早适应。”
“千年前这帝国姓方,千年后也仍然是。”
她迈过门槛,走入阳光,徒留群臣在身后俯。
“退朝。”
方棠的声音浅淡飘来。
退朝钟声奏响,群臣依次走出太极殿,面色各不相同,但都很沉默。
今天的事情实在太多,百官都有些麻木了。时至现在,他们哪里还能看不出所谓的册封太师根本就是个幌子。
这个帝国的皇帝根本不是什么善茬,她是抱着终结皇族世家共治局面的决心来的,她是要掀起一场帝国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