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也叫刽子手,或叫行刑者,但通常在衙门里被称为刽子。
他们和衙门里的差役一样,属于临时工,没有编制。
他们也与那些差役一样,属于“下九流”,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差役们干活多、受气多、工资少,外快全靠出衙门外对着老百姓狐假虎威、在小商贩手里拿的一二钱银子的“孝敬”,也就混个温饱。
但是他们能娶妻生子,过普通人的小日子。
刽子则不是。
刽子的工作应了那句话:钱多事儿少离家近。
一年中就出三个月的工,而且还不是天天出,秋后问斩嘛,秋后就三个月,哪天衙门要砍人脑袋了,派个差役提前来通知一声再去就够了。
其他时候几乎都是“放假”,但不带薪。
可就这三个月的工钱,也够他花用一年。
“一刀,一个脑袋,五两银子,”鲍魁伸出青筋满布的手,五指叉的开开的:“这是衙门的定价,相当于外面干短工半年的工钱;
但我至少能赚二十两以上;
因为砍头砍得合乎官老爷心意了,还给赏钱;
比方说,有时候官府要震慑老百姓,好比说灾年落草为寇、烧杀劫掠的,官老爷会私下嘱咐,不让一刀就给砍利索了;
让先砍少半拉脖子,让犯人嚎上一会儿,把百姓都吓住了,再砍第二刀,有时候还会有第三刀;
手艺好的刽子,不但能一刀就砍掉犯人脑袋、并控制血喷多高、溅多远;
还能三刀也砍不掉脑袋,却能保证犯人一刀比一刀嚎得惨烈;
当年啊,我就是这种手艺好的。”
鲍魁很平淡地讲述,话语里好像透着自豪,可脸上却露出嘲讽的表情:“越是手艺好,赚的钱越多;
我当年是两头赚钱,那钱来得可快了;
一边是官府给的工钱和赏钱,一边是犯人家属打点‘上路银子’。”
骆毅听得脸都发白了。
遇到会说话的、活了好几百岁的动物她不太害怕,可鲍魁说的刽子手生涯却让她恐惧。
();() 因为这里是大励朝,不是她的故乡,这里是真有砍头这回事的,和电视剧不一样。
不需她亲眼见证,单凭鲍魁讲述,她就脑补出那血腥场面了。
“为什么会打点银子?犯人家属不该恨你吗?怎还会给钱?”李蔚珏问道:“难不成还要贿赂你下手利索点,让犯人死得少些痛苦?”
鲍魁看看两个孩子,心中倒是赞赏了下——果真是从坟里爬出来的,胆子一个比一个大,女娃娃没吓哭,男娃娃更是敢提问。
鲍魁答道:“是喽,砍一刀和砍好几刀,你说哪个更痛苦?
犯人家属给的钱还多呢,我得官府赏钱最多的一次是三个脑袋给了五十两;
但有一次,犯人家属为了让他父亲少遭罪,直接给了五百两!”
李蔚珏:“要不说贪官该杀呢!听听,都要砍头了还有钱打点刽子手!
不过,贪官的儿子也还算有孝心,知道让他爹走得痛快点儿,也算他爹没白贪银子养他。”
对这个评价,众人都无法置评——谁知道是不是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