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渐晚,忽有轻风拨弄暗云,窗外淅沥声渐起,阴郁了整日的天终于落下雨来。
栀素踩着满地的湿气匆匆而来,提起裙角涉足而上青石台阶,入了堂屋。
屋中掌灯不多,显得有些昏沉,案桌前的女子一袭薄绿色秀衫罗裙,墨挽成倾髻,簪了两支花穗钗,正颔垂眸,凝神煎茶。
满屋的茶香鲜醇爽厚,是姑爷平日里爱喝的双井茶。
“夫人,”栀素上前,想着自己接下来要通传的话,心中不由替自家主子委屈几分,“郎君那边的人传过话来,说今晚要和同僚喝酒,不晓得几时结束,叫夫人不要等”
鍑中茶水正沸,沈清月缓慢搅动着竹夹,应了声“知道了”,而后抬起头来,口吻轻柔地吩咐道“那你去取些香薷、白扁豆和姜厚朴来,我煮些醒酒汤,待夫君回来喝。”
“夫人就一点也不担心吗”栀素是沈清月的陪嫁丫鬟,伺候她快十年了,除却主仆的身份,也颇有几分姐妹的情谊,故而有时候也敢同她说些心里话,“郎君不是贪酒之人,却连着几日在外面喝酒晚归,是不是也听说了嘉和公主回京的事情”
沈清月手上动作一顿,微微敛下眼帘,遮住眸中一闪而过的黯淡“我们这深宅内院的人都听说了,夫君想必也早就知道了。”
“那郎君这般反常,莫不是因为心里还记挂着”
“栀素,”沈清月轻声呵斥住她,“不要擅自揣度夫君的心意。”
“是奴婢逾越了。”栀素只是为她抱不平,见她不想听,自己便也没再往下说了,转身去取她要的东西了。
沈清月透过窗户,望着院中被细雨打湿的即将凋谢的木香花,失神起来。
她嫁给李君屹三年,关于嘉和公主和他的事情,她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嘉和公主原本是嘉和郡主,她是卫国侯与解忧长公主的女儿。十五年前卫国侯与解忧长公主在与岐国的战争中牺牲,嘉和郡主作为遗孤被送到皇宫,由太后亲自抚养,依着父母为国牺牲的功劳,不久后被晋为嘉和公主。
而那时李君屹作为太子陪读也入了皇宫
,两人自那时起相识,从天真稚嫩到青涩懵懂,也算是青梅竹马,一段佳话。
嘉和公主在太后的呵护下长大,她的美貌自她及笄后便传遍了京城,听闻她冰肌玉骨,雪肤花貌,虽不到倾国倾城的地步,却也美愈天人,姿容绝代。
只是拥有这般容貌的她偏偏生在了一个国泰并不安稳的时候。
邹国与岐国的仗打了十年还未平息,而与邹国相邻的襄国又经常趁着两国胶着的时候频频难,意图侵犯邹国疆土。
邹国分身乏术,只得邀请襄国使者来京和谈,襄国使者在拜访邹国时见到了嘉和公主,惊叹于她的美貌,并在回国后告知了襄国国君。
襄国在不久后便向邹国提出了和亲的请求,并指明要嘉和公主。
邹国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将刚及笄两年、青春正好的嘉和公主送去了襄国。
而襄国的国君,已经执政三十年,是个快六十岁的垂垂老人了。
沈清月在听闻这段往事的时候,亦是十分扼腕叹息于嘉和公主的遭遇,单单只是想象着那个枯朽好色的昏君对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心旌摇荡时的景象,便觉得难以呼吸,更别提将嘉和公主视为掌上珠、心头肉的太后,在此之后更是生了一场大病,许久才好。
而与嘉和公主两情相悦的李君屹又是如何,沈清月从府中人的口中零星听到了一些,听说他追着和亲的马车百余里,被送回来时满身淤伤,憔悴得不成样子。
此事之后,李君屹本就寡淡冷寂的性子更添几分落穆凉薄。
而这份凉薄,在沈清月嫁给李君屹的那个洞房花烛的夜晚,便深深感受到了。
即便如今三年过去,她依旧能清楚地记得李君屹在拿下她面前的却扇时说的话。
他说“与你成亲是母亲擅自做的主张,今日是我第一次见你,尚还不能习惯与你同床共枕,你在此安歇,我去书房睡。”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而低缓,像是冰雪初融时山谷中低回的泉水,清澈分明却冷彻骨髓。
他转身离开了新房,留下沈清月目瞪口呆地坐在铺满红枣与花生的婚床上。
她的脸通红滚烫,可身上却是冰凉,在他进来之前,她是紧张的,拘束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