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里的故事也不是一直都清清澈澈、平平静静的,就像是刚才,还氤氲密布了一会儿。氤氲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事情,难以看到全貌。不过不要紧,流水里的故事很少有全貌,都只是形形色色的斑斓,不是故事的主体。
所以故事就不需要全貌了。只在沿岸或凭栏处,有兴致的浏览一番,也就足够了。谁也不是柳含絮,非要到廊桥里去读书。读那些并不明白,非常枯燥,难以诘问的条例、故典、誓命、训诰,佶屈聱牙,犬牙交错,枝枝节节,盘根错节,让流水里难以生。这倒不是柳含絮想到的。柳含絮只是没想到,廊桥里还有这么些的不同。
沿岸就很好,不需要廊桥这样的衬托、烘托、所在,随意随情随性的,曲曲弯弯、蜿蜿蜒蜒的,不需要特别的营造。就是有些特别的营造,那估计也是柳翠儿、小五儿等不知从哪里搬来,浣衣用的。不需要过于搭理。这就好办了。大家都送了一口气,不是特意的营造,是简单的汀岸了。
这里若是有些波澜,也不是全貌全样,都被沿岸的苇草给遮拦去。多是些曲曲折折的港湾,也算不上什么港湾,都是些浅底微澜的,不成什么样子。这就是这里的形貌了。
谁会特意来沿岸这样的地方呢?这样的地方有什么特指呢?特指有什么用的呢?就像浅底微澜一般,没有多少人回去理会。理会了,也不会深理。深理的也不是浅底。大概是看,柳翠儿和小五儿是不是还在那里浣洗。浣洗什么呢?
柳翠儿就没有过于在意这些浅底微澜,她注意到,魅影!是不是浅底里?一晃而过,去了廊桥。廊桥就不是浅底。廊桥不是那样随意随情随性的。不是那样松松散散的。不是那样自自然然的。有些特别的营造。有些特别的烘托。有些特别的所在。所以魅影去了廊桥。去了吗?柳翠儿就像是看着,果真就忽的晃过,去了廊桥。
廊桥里就不是沿岸的事态了。是从哪里来的呢?柳含絮也去,魅影也去,还有人会去呢?曾经还有谁去?来来去去?沿岸就简单多了。不会有这样的深味。深的味道,不是浅底里的味道。浅底里就是浣衣,也使不开。使不开,还容易把浅底给弄浑浊了。浑浊的一塌糊涂,没有什么线索。溯流而上,道阻且长。溯回从之,宛在水中坻。不会在浅底吧。
所以浅底就冷却了。怠慢了。不恭了。就是小五儿,也只是一个劲的浣衣。寻找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放在浅底里,找个平,平正了起来,好好的浣洗,不那么摇摆,不那么微澜,不那么清浅,这样就不用担心晃动了。洗完了,让给柳翠儿,小五儿就甩过去浅底里的影迹,自己收拾起氤氲的光影,准备回村了。就是些浣洗的影迹,不是读书的语气。村人们也不会过于在意吧。
浅底就是鱼翔,也得考虑一下是不是有些芦苇丛可以遮掩光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