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父亲的家,大哥拿出几张纸,“这些就摆在了玻璃柜里。”
上面是老人的笔迹,刚劲,端正:
这几年花销如下
原存款三万,加上后来工资和子女贴补共七万余元
买药花500余元
住院费:两次,共约21000元报销不到9000元个人承担11000多元
水电气交费3100元
管线小区统一更换费4000元
人情往来收支相抵付1600元
除去日常花销,余款五万
存折四万元,现金一万元
丧事处理从此开销。我有一老友,若与我同行,请与我同等安置丧葬(他没有儿女家人)
余皆归三儿一女共有均享。细目附后。
父示
纸的下方写三个字,略大,与上面字迹颜色深浅不同:
我走了
17
晓友来姑姑家。
“这是小鹏留下的卡。”
姑姑推辞:“这些年都是你邮钱寄药,你为这家不知搭了多少钱,我们怎能再要这个钱……”
“这也是我代表小鹏一份心,您就收下吧。”
姑姑讲:“小鹏他爸从去年就有这想法,我劝不了。他说趁自己还能动,头脑还不糊涂,做完自己要做的,自己处理好。说人总有一死,多一天少一天有什么区别,活得要人照料,傻子似的,动不了,多活几年有什么用!是这个理。前些日子来,说天要冷了,不能等冷了以后让孩子们遭罪。
“临走前一天,他说他看了天气预报,天气还好,没有雨。
“这是他拿来的这么些棉衣服。他说是闺女新做的,用不上了。
“他还说,小鹏如果回来,不要告诉他这么多,不要让他难过。要照顾好媳妇。
“他哪知小鹏俩人早就不在了,他还一直惦念着。谢谢你这些年……你的声音,和小鹏一样一样的。”
晓友来到小树林。经霜的草,颜色深绿,成绺儿倒伏;上方树枝交织,天光斑斓。细看:托盘横枝,一人多高,彼此相接,针叶耀耀生辉。晓友仿佛看到老人:
老人走向树下,站住,手里拿着凳子、兜子。老人放好凳子,站上去,在树杈上拴系绳套,他整了整衣领,手扶绳子贴在下颌,平静地,眼睛眯缝看着远方,微微咽了下唾沫,一丝苍凉无痕的笑意留在脸上……
晓友拿出手机,这个小鹏曾使用过的,晓友一直随身带着,与老人联系多年的手机,在两个不相识的人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和生死情谊:从小鹏临终嘱托,到老人生命终止,三年,两地,两个人“开展”未曾谋面的交往,晓友不仅仅是小鹏的“替身”,他融入了老人的生命和最后的生活。晓友默默地把手机埋到大树旁——这个老人声音终结的地方。他把它放下了——它承载了这些年的许多牵挂、温暖和生活——放在他一直想象的这片土地的下面,他说:“小鹏,我没有照顾好……”向树木深深鞠了一躬,说声“好父亲。”他从内心里尊重这位老人,老人从容走了,维护了一生完整的自尊,和人们的尊敬。
18
晓友回北方,到小鹏的家。他把骨灰罐放在桌上,望着小鹏的遗像,说:“我替你接回了老人家。”
晓友坐下来,给一位律师朋友打电话:“小鹏的父亲,人走了,这里的一切不再需要了。请帮着处理小鹏的这处房产,亲属继承的问题……”
19
南方桃花盛开,北方还在沉睡呢。直到五月,北方土地才长出小草,野菜花儿开。
在新绿葱茏的山林边,在小鹏夫妻的“树葬”处,晓友打开小鹏父亲的骨灰盒罐,倒入树坑,撒下黑土,然后植青松,填满土,注上清水。
晓友把一块写有“父子情深”的木牌系在树上。
尾声
澡堂里,热气腾腾。
晓友坐在池边,泡在水里是老爹——晓友的父亲。
晓友扶老人出水,慢慢走向搓澡间。搓澡工铺上塑料布,提桶泼水,老人卧伏在床。晓友站身旁,“轻点。”嘱咐搓澡的人。
晓友望着老爹:他身体干瘪,皮肤没有了弹性,脸红色而微汗,闭眼不出声。搓到最后,老人抬起头,睁开眼,眼里流露模糊而快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