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方才说是纣王之子?”
殷郊答道:“吾乃殷郊,弟弟殷洪,因母后被杀,鲁莽冲动触怒父王,特来逃难!”
那青年说:“吾闻大王被妲己所惑,朝野后宫章法全乱,未曾想竟连皇后娘娘也遭了大难!”
“可怜我母后!”殷郊听人如此一说,有痛惜母亲之意便勾起悲痛,又因逃亡辛苦,忍饥挨饿,便委屈痛哭起来!
那青年连忙哄唤,言语安抚,又教人煮了上好吃食,翻出御寒华衣送与二人,二人见这青年言语气度皆不寻常,便问道:“兄长气度不凡,不知是何等人物?”
那青年恭敬行礼:“殿下,兄长二字不敢当,在下姬发,乃是西伯侯次子,偶遇两位殿下,乃是平生大幸。”
殷郊、殷洪二人还礼:“原来是姬发兄啊!今日若不是遇姬发兄,也不知我兄弟二人该如何冻死饿死下场!此乃救命大恩!来日当报!”
姬发谦虚笑道:“二位说重了。”他遮袖抿了口酒,复而睁眼开口:“不知二位殿下要去何方?姬发正要去东鲁拜见伯父,殿下可是同路?”
两位千岁一路西行,哪里同路?但姬发如此一说,又有忍饥挨饿在前,追兵未知在后,殷郊顺口答道:“我兄弟二人,正要去投靠外公!”
姬发笑道:“如此说来,刚好同路,二位殿下若不嫌弃,可与姬发一同前往,也好作伴。”
殷洪苦恼道:“姬发兄愿带我兄弟二人乃是大善,然而我与兄长此刻皆如逃犯。恐连累了你。”
姬发食指轻敲木桌,开口:“不防事,姬发必然保殿下平安。”
于是三人一同上路,往东鲁行去。
且说殷郊殷洪二人失踪,储君生死未知,朝野上下,大臣忠将,皆是不闻不问,不想插手此事,只任陛下一人活蹦乱跳发号施令。
“众位爱卿,可是有办法寻到郊儿与洪儿?二人已失踪七日,真是令孤担心!”
商容出列:“陛下,千万不可为此事忧心呐!老臣有一逆耳之言,望陛下恕罪,您日理万机,二位千岁弑君在前,不忠不孝,而后陛下宽厚免罪,千岁仍旧逃离,此乃不义,如此说来,二位千岁当真令人失望!”
“丞相怎能如此说孤的儿子?天下父母心,哪里不担心孩子?”
商荣微微叹气,陛下寻子确实天经地义,且二位王子牵扯外戚,不得不慎重!
众臣只觉陛下大义,皆口赞:“陛下至仁至善,为万民之福。”
殷守扶额,不是要你们夸我,太子失踪了你们真的不急吗?这可是大事啊!
而且纣王也沉着脸不说话,见殷守万分着急才开了口:“让微子去寻。”
话毕,又闭了眼。
见此状况,殷守也无话可说,怎么说也不是他亲儿子,纣王都不急,他急什么?不过两小孩才这么点大,真的能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纣王的兵器,封神演义中提到纣王以刀击退四大诸侯,所以这里写了刀枪( ̄▽ ̄)/,纣王也使剑,不过个人认为好像不如刀枪厉害[捂脸]
作者每个评论都看过的,尽量回评嗷,喵喵哒~(^▽^)
王子离宫一事,朝野上下皆默默不语,此乃大王家事,妄自插手恐怕不妥。
朝臣如此默契一心,皆因大王于此事之内并无过错,若是妄自谴责二位王子,恐落个不好下场。大王仁善,子过父宽,且陛下已表明态度,明明白白护了个短,岂容外人指指点点?又因黄飞虎将军近日草木皆兵,自从自家家将殿上弑君之后,便回家大动干戈,审了一众人,最后死了几个家将,也未寻出幕后,便终日坐立不安,自觉愧对大王,一对圆目天天盯着是非,仿佛要揪出幕后尾巴才肯罢休,朝臣众人皆是被其弄得神经敏感,恐沾上了他这‘揪细作’的大事,人人都老老实实省被疑弄。
而后大王将此事交于微子大人全权负责,便算是告一段落。
此时刚过早朝,殷守在帝宫与纣王闭门谈事,门窗紧闭,宫人左右皆已屏退。
左右早就习以为常,大王向来勤于国事,每日光阴紧凑,恨不得一刻掰分成两才好,不说宫里的杨妃,就算是新纳的那位貌若天仙的苏娘娘,也不闻不问,真是看得旁人也替他心急。
自打姜氏暴毙、中宫宫娥左右各种处置打发以后,大王便少有去那后宫,偶尔妲己娘娘在左右听候,却是只侯片刻,仿佛只与大王说一两句常话。大王有空就在后院练武。
大王每日早朝后便闭门批阅国事,而后便去练武。
只见那帝宫门扉一开,大王神情略微疲惫,新来的太监名唤勤云,他恭敬低头,暗自思付:原来想我等贱命,终日作这下等粗事,样样仰仗主子,年年辛苦,此生何乐,何日到头?而后好不容易伺候圣上,却见大王也如吾等般日日辛劳,时常眉头紧皱,疲惫更甚,且不近女色,若是除却锦衣玉食,发号施令表面光荣,竟是比吾等辛劳思虑百倍,如此一想苍生却像是平等了不曾?大王虽荣华富贵却比之吾等多付千百,帝王亦是如此,常人何苦?
大王虽如此辛苦,此时却不容他人伺候,早闻大王英明神武,曾经南征北战,练就一身好武艺。此刻大王正要去练武,勤云连忙退下去嘱咐烧水,关紧院门,不侯在一旁。
听前边在此伺候的左右口言,大王习武有自语之癖,不喜有人撞见,一来免了尴尬,二来也好清净。因此宫人都不敢偷侯。
殷守见宫人皆已退避,便自觉绑上沙袋,蹲上马步,钉在地上。纣王就坐在一旁石雕兽头顶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