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三一听,喜滋滋的笑道:“这能是一拜就拜来的吗?我们家三郎是聪慧了些,不过那都是他自己努力刻苦,天天天不亮的就早起读书,你回家让你儿子也多读几本书,说不定就知道法子了。”
村里的人一波一波的来,宋老三重复的话讲了一遍又一遍也不嫌烦,他就爱讲这些事儿。
听到别人夸赞他家三郎有出息,比听到别人夸他还高兴。
经过上次烧炭的事,村里面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了这炭不是那么好烧的,嫉妒归嫉妒,他们老宋家眼看着以后就要达了,明眼人都知道得巴结着点。
所以今天来上门的有不少都在说好话,就盼着以后冬天来他们老宋家买炭的时候能便宜一些。
不过也有那眼红的滴血的,上来看了一眼银骨炭,就说道:“原来这就是你们说的那种贵炭啊,我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嘛,看这细长的跟人的骨头架子似的,瞅着多吓人!”
宋平本来正被他平时在村里关系还不错的几个兄弟围着问银骨炭的事,这会儿听见有人这么说,他忍不住回道:“何叔,要不您猜猜,它为什么叫银骨炭?”
何叔被噎了一下,又道:“吹嘘的这么厉害,不过就是几块而已嘛,这一窖可能就是运气好,指不定下一窖烧的就全废了呢。”
“废不废了的,跟何叔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吧。”宋平道。
“跟我是没什么关系,可嘴巴长在我身上,还不允许我说几句了?”
“能,您随便说。不过听我们家三郎说,村东头的石大爷之所以活那么大年纪,是因为他不管闲事。何叔想活的年纪长点,那得跟石大爷好好学学。”
何叔被气走了之后,宋平身边围着的几个兄弟纷纷惊呆了的模样看着他,“我说宋平,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你这么会说话?”
宋平挠挠头,“有、有吗?我不是一直都这样?”
“你可拉倒吧,平时你跟个闷葫芦似的,话都没几句,这才多久没见,不过是烧个炭而已,怎么连嘴上功夫都有长进了?”
“哦,可能是跟三郎学的了。”宋平恍然悟道。
“你们家三郎平日里也是这么牙尖嘴利的吗?我看人家挺斯文的,少往人家头上甩锅了。”
几个人没过一会儿又哈哈说笑起来。
此时的宋家小院已经挤满了人,像个烧开的水壶似的咕噜噜的沸腾起来。
没过一会儿,里正也过来了。
里正也姓宋,跟宋老大他们是一个姓。上次听到县太爷夸奖宋声的时候他就很高兴,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来,宋声有本事了,他们姓宋的人家都有颜面。
这次听说宋家烧出了银骨炭,里正坐不住了,虽然已经年过六旬,还是亲自跑来了一趟。
别人不清楚这银骨炭,里正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这银骨炭一两银子一斤,按理说但凡是有钱的达官贵人都能买来用上。
可这炭却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新出炉的炭量并不多,都先紧着有权有势的人用,其次才是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
所以宋家能烧出来银骨炭,完全可以抬高价格卖给那些有钱的商人,这得赚多少钱!
旁人看不明白,里正却看的清清楚楚,这宋家,以后怕是要达了。
他这次特地过来道个喜,给宋家撑撑脸面,也卖个好,以后说不定就沾着光了。
张杏花在一边也被围得水泄不通,村里的一些老姐妹儿围着她问情况。
其中一个羡慕道:“杏花,你可总算是熬出头了!听说这银骨炭要一两银子一斤,这还只是市价呢!等过几天再下几场雪,天更冷的时候,就是卖五两一斤估计都有人抢着买嘞!你们卖个一百斤的银骨炭,那就有五百两哪!”
另外一个婆子一听,五百两,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她拍着大腿道:“五百两!我老婆子都活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见过那么多钱嘞!这得花多久才花的完呀?光是打棺材都能打好几副了,还得是那梨花木的!”
张杏花也高兴的紧,“打棺材打棺材,等赚了钱我就去打一副上好的棺材回来!等老了就美美的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