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刘协都已经绕着陈留穿了一圈,去军营里查看了士卒们的情况了,那些诸侯们还没有醒过来。当刘协打开房门的时候,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刘协强忍生理上的不适,简单看了一下诸侯们的情况。
看来自己昨晚回去之后,这些诸侯们也不怎么安生。本来除了刘宠和袁绍、曹操、鲍信之外,其他人身上还算干净,可是现在刘协一看,就没有谁身上是干净的,几乎都有各种各样的“八宝粥”。
刘协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要打开房门啊?还不如就让他们在里面憋着,现在开门也不是,不开门也不是。开了门怕是太守府附近的人都得被熏跑,不开门刘协又怕这帮人在里面待的酵了。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将房门和窗户大开,并且在太守府附近设立了一个隔离带,尽可能减少对周边人们的影响。
直到第二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终于有第一个人醒过来了。
“啊啊啊啊啊啊!!!!!!这……这……这……这是何等的不合礼数!”
第一个醒过来的当然是孔融,此时清醒过来的孔融在看到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狼狈模样之后,直接出了哀嚎。
“我居然,我居然,我居然抓着这等污秽之物!我,我,我不活了……呕……”
要知道平日里孔融虽然也有狼狈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翩翩君子的样子,可是他现在不仅赤裸全身,居然还抓着桥瑁的兄弟,而且桥瑁居然也没穿衣服,天知道他昨晚对桥瑁干了什么!
被孔融这么一吵,其他人也清醒了过来,在看到自己狼狈的模样,并且闻到那难以言说的恶臭之后,诸侯们也忍不住了,开始了新一轮的呕吐,直到吐得胆汁都吐出来了,胃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才停了下来。
要说有没有相对而言比较沉着的人呢?其实也有。袁绍醒过来,现自己居然和曹操抱在一起,以及浑身污秽之物之后,平日向来以出身高贵自居的袁绍直接一口气没过来,给气晕了过去。袁术其实也醒了,但是碍于面子,硬是憋着生理反应,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不是公孙瓒跌跌撞撞的踩了袁术一脚,给袁术把好不容易憋下去的东西给踩吐出来了,可能还真就让袁术给混过去了。
诸侯们争先恐后的冲出了房门,自己找了不容易被看见的角落,开始清洗身上的污秽之物。他们没一个人敢问为什么没人服侍自己的。要知道这里可是太守府,是刘协现在居住的地方,自己给刘协把这里弄成这样,刘协不治罪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这个时候怎么敢去要求更多的东西?更何况,那些侍从平日里都是很有眼力见的,既然昨晚没有服侍自己,那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刘协的意思。
“诸位都清醒了?”
刘协看着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的诸侯们,心里不由得感觉一阵好笑,原来在这个时代喝醉了酒的后果这么严重,能把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诸侯给吓成这个样子。
“把那个木墩抬过来!”
随着刘协一声招呼,等在外面的黄天祥便将那个插着长勺的木墩抬了进来。木墩上散出的浓烈的恶臭,让这群刚清洗干净的诸侯又是一阵恶心。
“公孙伯圭,不愧是能组建白马义从驱逐异族的猛将啊,长勺在你手中竟然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道你还能把它拔出来吗?”
闻言,公孙瓒趴的更低了。他可不会傻啦吧唧的真的起来去拔那个勺子,谁知道现在陛下是生气还是玩味啊。公孙瓒不敢赌,万一赌输了,自己搞不好就真的死在这里了。
“臣有罪!臣万死不足以谢罪!”
有了公孙瓒的带头,其他人自然是一个劲的谢罪,哪怕是平日里趾高气昂的袁绍和袁术也不例外。他俩可是四世三公家族出来的豪门贵子啊!今天的事情要是传出去了,这让别人怎么看自己啊!
“陈王,昨晚的酒宴如何?”
“臣,臣,臣从未喝过如此琼浆玉液,更未见过陛下这等奇人。昨晚臣恍惚之间,竟见到一条真龙盘旋于陛下周身,能与真龙对饮,实乃臣之殊荣!”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龙的象征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在强调自己的政权合法性的时候,刘邦最常用的一个是天命,另一个便是真龙了。在司马迁编纂的《史记》之中,便能在很多地方见到刘邦和龙的关系。现在刘宠说有真龙盘旋与刘协身边,这不就是在说刘协真龙降世吗?
如果不是昨晚自己过于失态了,刘宠是绝对不愿意将刘协比作真龙的,毕竟曾几何时自己才是那个最接近真龙的人。现在说刘协是真龙,那不就是在断绝自己刺杀刘协的可能吗?而且自己的合法性也很难得到解释,毕竟总不能说自己也是龙吧?那也有点太不要脸了。
“诸位爱卿,朕并无责备诸位的意思。昨晚朕喝了这些酒,忽然觉得文采飞扬,下笔如有神,一时兴起写了一篇乐府诗,还请诸位爱卿为朕品鉴一下!此篇名为《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曹孟德,袁本初,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诸位何为言少酒,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从格律和押韵的角度来讲,刘协吟诵的这篇《将进酒》是绝对算不得上流的,毕竟在这个时代,真正能代表主流的文学形式还是汉赋,顶尖的文学家都喜欢创作那种长的不得了的赋,例如曹植的《洛神赋》。
但是从乐府诗的角度来看,《将进酒》则完全算得上是上乘佳作,甚至在所有的乐府诗之中,《将进酒》都将会是最闪耀的那颗星。原因无他,因为这诗实在是很好的说明了诸侯们心中的抱负。
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狠狠的戳进了曹操、刘备等一众出身不是很高贵的人心里。曹操虽然家里比较有钱,但是出身宦官世家是他一辈子都抹不掉的污点。刘备的出身也一直是束缚他的重要因素,诚如刘备所言,若备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现在刘协在自己的诗里说必有用,这不就是在鼓舞他们这些人,让他们不必担心吗?
至于袁绍、袁术等人,他们一直以来都不用为了出身和基业而愁,他们的出身就是他们最大的基业。但是刘协说什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啊!这不就是在提醒他们,不要被眼前的花花世界迷住了双眼,要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吗?
在场众人之中,论文学造诣,孔融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了。可是即便是孔融,也感受到了这诗之中强烈的情绪以及激昂的神采。什么叫“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样的话恐怕也就只有刘协敢说了吧?从古至今恐怕只有刘协一人如此的不将圣人放在眼里了!孔融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评价,也不敢评价!
和其他人的震撼相比,刘宠感到的就是恐惧了,那种源自于绝对实力的差距带来的恐惧!自己昨天确实喝了不少,也颇为失态,至于后面生了什么,刘宠是一点记忆都没有。
而现在刘协怎么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不就是在提醒自己,斗酒十千之后自己丑态百出吗?而且昔时是什么意思?那不就是以前生的事情吗?难不成刘协已经连自己以前生的事情,甚至是举办宴会的细节都清楚了吗?刘宠一时间不敢想象刘协对自己的渗透到底已经到了什么程度,难不成除了自己,整个陈国都是刘协的人?他才九岁啊!不至于这么妖孽吧?!
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听完了天同一诗,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同的,但是谁也不愿将自己的感悟率先表达出来,都在等那个出头鸟。这样以来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一群人都在夸赞刘协的诗写得好,但是具体好在哪又没人说得出来,整的刘协好不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