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锦缎在当下不可谓不贵重。
虽然原身长年居于后院,但因着不得宠,母女俩到手的月钱有限,若是有点小痛小病,常常需要江箬娘与孙媪一块儿做绣活来补贴‘家用’,所以,谢蕴对当下的物价多少有了解。
自从前两年那位孟太师滥铸五铢钱,导致了货轻而物贵、钱不值钱,如今民间又开始流行起物物交换。
谢蕴再不熟悉面料,当她将锦缎抱到怀中,也看出这锦缎非凡品,等入了青州,估计可以换到至少十车的黍米。
至于那位刘夫人为何赠送她锦缎——
谢蕴不是傻子,怎会不知对方想与他们这群庶民‘钱货两讫’的心理。
如果太守的大腿抱不上,与姜氏部曲交好也是可以的。
况且,阿二待她一直很不错。
谢蕴一手搂着锦缎,另一手伸到腰际,将挂在腰带上的一截小竹筒取了给阿二:“此去一别,还不知何时能再见二哥,我阿娘略懂医术,这是我向她讨来的药丸,还请二哥收下。”
阿二接过竹筒,谢蕴也简单讲了药的用法。
“里面装的藿香正气丸,专治呕吐、腹泻还有中暍头痛,若二哥有不适,每次取八小粒吞服,一日不可过三次。”
这年头,不是谁都请得起大夫。
寻常百姓的家中,或多或少备着一些草药。
有那讲究的人家还会把草药磨成粉,制成药丸便于随身携带。
阿二以为少年给自己的便是这种草药丸,但礼轻情意重,他将小竹筒收到自己怀里,冲着少年一抱拳:“小谢兄弟,它日若再见,你我二人定要好好叙一番旧!”
“那就这么说定了!”谢蕴咧嘴一笑。
待少年离去,一旁阿六才出声:“你怎么对这乡下小子如此客气?”
其实阿二自己都觉得奇怪。
平日里,他实在算不上什么和善之人。
阿二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与少年接触的过程,最后看向阿六:“因为他长得好?”
阿六:“……”
不过——
那少年生得风度翩翩确为事实。
举止之间,也没有那股乡野庶民的小家子气。
即使是再精明老成的黔,得了太守夫人的赏赐也会诚惶诚恐,而那少年呢,拿到锦缎以后,甚至都没多摸两下,仿佛他抱的并非价值百贯的缎子,而是一株才从地里拔来的大白菜。
那般的从容淡定,如果不是见过更好的,那就是不知锦缎的稀有。
只是,这世上哪里还有比锦缎更为名贵的布料?
阿六啧了一声。
莫非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也亏得他没到夫人跟前,不然怕是要有冒失之举。”
阿二却没赞同这番话,望着谢蕴离开的方向,忍不住叹息:“若他真见了夫人,只怕比你我这等武夫更讨夫人喜欢。”
阿六可不信:“一个乡野小子,即使有些急智,如何能入夫人的眼?”
阿二侧眸望向了他:“你当真觉得小谢是个农家子?”